查看原文
其他

汉代的尸解术

姜生 音流瑜伽研究
2024-09-02

徐州出土的汉画像石(局部),左边阙中端坐着西王母,被人首蛇身、马面人身、鸟头人身、人头人身四位仙人拜见



汉代的尸解术

 

主讲:姜生

 

内容提要 尸解是制约对战国两汉精神世界、进而对汉族文化传统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将早期道教研究、汉墓考古文物研究、科技医史研究交叉结合起来,一幅全新的图景会呈现在我们面前:一个以尸解信仰为主轴、综合山海文化、融汇区域传统、包括迎生送死之礼的信仰体系,起自战国,成于汉代,存于汉墓,传于道教,而为汉族文化传统之核心,传承千年不失。这是一种新的解释体系和非常关键的原创性发现,对汉墓研究和原始道教史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姜生 博士,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主任,四川大学历史学(中国史)“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第三届文化名 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理论界)。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宗教与传统思想文化的跨学科研究。

 

 

作为战国汉晋之间汉人核心信仰之一的“尸解”,过去往往只是根据后世道教文献的一些记载去理解和研究,谓“将登仙者,假托为尸以解化也”(参见《后汉书·王和平传》),比喻为“蝉蜕”,解释为“先死后蜕”。然而,从其英译为“to release from the  corpse”(从尸体中释放出来)所呈现的误解,可知近人并不了解尸解究竟是一种什么方术。其实这也是制约对战国两汉精神世界、进而对汉族文化传统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此前有些相关的文献探讨,但均未形成系统的历史解释。将早期道教研究、汉墓考古文物研究、科技医史研究交叉结合起来,一幅全新的图景会呈现在我们面前:一个以尸解信仰为主轴、综合山海文化、融汇区域传统、包括迎生送死之礼的信仰体系,成于汉代,存于汉墓,传于道教,而为汉族文化传统之核心,传承千年不失。这是一种新的解释体系和非常关键的发现,可以说是第一次对汉墓所反映的时代信仰性质做了全局性判断,实现了对汉墓认识的质的飞跃,对此后的汉墓研究和原始道教史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何谓尸解

 

战国时期的尸解信仰,为汉唐信仰体系提供了最重要的内核,至今对中国文化仍有着重要影响。汉初,以窦太后为首的信仰者群体对老子及其思想虔诚信仰,大尊奉之。他们的终极追求是“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耀天下,复反无名”(参见[西汉]司马谈著《论六家要指》)。要追求这样的终极理想,首先需要清楚,人是从哪里来的、最终要到哪里去。《淮南子·诠言训》曰:“稽古太初,人生于无,形于有,有形而制于物。能反其所生,若未有形,谓之真人。真人者,未始分于太一者也。”意思是,人是从大道化生而来的;修行大道,实现了信仰追求的终极目标,即能达到从有形返于无形,乃至合于大道的真人境界。那么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达到这个境界呢?战国两汉的人们认为, 在现实社会的层面无法实现,需经过“死”这个环节,才能实现其终极理想。所以尸解就成为当时人们追求信仰终极目标的唯一路径。

 

绵延于战国汉晋的尸解信仰,其终极依据为“阴阳不死”说。西方人的翻译显示出对“尸解”的误解,而所谓“先死后蜕”的说法也不甚确切。古人以“蝉蜕”比喻尸解,“言将登仙者,假托为尸以解化也”。尸解有水解、火解、杖解、兵解等多种方式,世俗文献记录较少,道教经典有较多记述。《无上秘要》([北周]武帝宇文邕纂)卷八十七所存《洞真藏景录形神经》和《云笈七签》([北宋]张君房辑)卷八十四、卷八十五等典籍中,对尸解作的基本定义和阐述如下:

 

夫尸解者,形之化也,本真之练蜕也,躯质之遁变也。……如蝉留皮换骨,保气固形于岩洞,然后飞升成于真仙。

尸解之法,有死而更生者;有头断已死,乃从旁出者;有死毕未殓而失骸者;有人形犹存而无复骨者;有衣在形去者;有发既脱而失形者。

——《无上秘要·卷八十七·洞真藏景录形神经》

 

夫解化之道,其有万途……或坐死空谷,或立化幽岩,或髻发但存,或衣结不解,乃至水火荡炼,经千载而复生,兵杖伤残,断四肢而犹活。

——《云笈七签·卷八十五·太一守尸》

 

真人曰:凡尸解者,皆寄一物而后去,或刀,或剑,或竹,或杖,及水火兵刃之解。

——《云笈七签·卷八十五·太极真人遗带散》

 

修剑尸解之道:以曲晨飞精书剑左右面。先逆自托疾,然后抱剑而卧。又以津和飞精作丸如大豆,于是吞之。又津和作一小丸如小豆,以口含缘,拭之于剑镮,密呼剑名字。祝曰:良 非子干,今以曲晨飞精相哺,以汝代身,使形无泄漏。……祝毕,因闭目咽气九十息。毕,开 目忽见太一以天马来迎于寝卧之前,于是上马,顾见所抱剑已变成我之死尸在彼中也。

——《云笈七签·卷八十四·尸解次第事迹法度》

 

当然,这已是汉魏以后道书中的说法。

 

总的来说,尸解如蝉蜕,留下或皮、或发、或衣履……乃至刀剑等有形之物,如蝉蜕后之旧壳,而“本真”得以蜕去,飞升成为真仙,有的尸解过程甚至要经过“千载”“而复生”。通过尸解成为真仙后,其相貌也与凡人不同,在汉画中常表现为鸟头人身或兽头人身的形象,这是当时人们对尸解的基本看法。现代汉族人和一些少数民族丧葬仪式中的某些用语和过程,仍保留着尸解信仰的某些痕迹。

 

作为西汉初期的墓葬,马王堆汉墓整个表达了战国到汉晋时期墓葬中的尸解信仰。其中出土的彩绘T形帛画,可以说是《史记·封禅书》所记战国时期“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的尸解信仰的形象化表达。画中从下到上三部分为尸解的三个阶段:九泉之下(蓬莱得仙药)——昆仑(饮玉浆)——九天(飞升天宫),马王堆1号墓四重棺的锦饰内棺、朱地彩绘棺、黑地彩绘棺、黑漆素棺,其上的颜色与图案,象征了尸解的四阶段(层次):下九泉(鬼)——登昆仑(仙)——上九天(神)——合大道(道)。四重棺上的花纹图案和覆盖在内棺上的彩绘帛画, 在入葬时作为尸解信仰仪式架构的一部分,表达了墓主人尸解升仙的思想。

 

图1 马王堆一号墓四重棺

 

T形帛画的最上部分可解读为“九天”,其中有九日之象,与东晋道书《上清三元玉检三元布经》《太上玉佩金珰太极金书上经》等道书中“九天开”“九日俱明于东方”“九日焕明东方”的内容互证。东汉墓葬画像石也有九日、九月并明之象。T形帛画顶部的年轻女子是成为神真之后的墓主人,此时已由帛画中部那个羸弱的老妇人形象完成“返老还童”的变仙过程。

 

《上清三元玉检三元布经》云“九千年,九天一开;九天开,则九日俱明于东方,此文则自明于得道之人南轩之上也”,《太上玉佩金珰太极金书上经》云“是日忽天光昏翳,日月昼冥,八炁回谢,七元隐精,玄象冥滞,万真奔灵,三日三夜,碧鸡启晨。时有九日焕明东方, 玄光朗耀天元,复有青乌来翔……”,可与汉墓画像形成互证。

 

帛画中间部分的斜柱T形台(即贺西林教授判断的“倾宫”)上,二人给老妇人进献文书和杯子,老妇人身后有数名侍女相随,台上的菱形纹是山石的象征(这是我的发现,参看我的论文《界定者》),可解读为神使致送墓主人道书和玉液,墓主人(老妇人)到昆仑后饮玉浆而成仙,飞升九天。

 

图2 马王堆汉墓T形帛画示意图

 

帛画最下部分的一双大鱼象征“九泉之下”的幽冥世界,器皿象征仙药,此部分应解读为墓主人于蓬莱得仙药,蓬莱仙岛是她尸解过程中最初来到的地方。

 

尸解过程的最高境界是“合于道”,这也是最外层黑漆素棺黑中泛红的“玄色”所象征的,至此墓主人的“合大道”信仰最终实现。这就是汉 初“道者”的信仰,如《论六家要旨》所言:“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其终极目标是“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耀天下,复反无名”。

 

 如何尸解

 

通过对马王堆汉墓帛画的解读,我们对当时人们所理解的尸解成仙有了初步认识。现在我们从汉墓的“太阴炼形”时空(炼形之宫)和仪轨(炼度科仪)、存神术、龙虎交媾等方面再具体研究上述尸解过程是如何实现的。

 

《老子想尔注》([东汉]张修撰)有两段关于“炼形之宫”的阐述:“太阴道积,炼形之宫也。世有不可处,贤者避去,托死过太阴中,而复一边生像,没而不殆也。俗人不能积善行,死便真死,属地官去也。”“道人行备,道神归之,避世托死过太阴中,复生去为不亡,故寿也。俗人无善功,死者属地官,便为亡矣。”《老子变化经》(大英博物馆藏隋大业八年敦煌写本)称老子言:“吾变易身形,托死更生,周流四海……愚者不知死更复生。”

 

东晋道书《真诰》([南朝]陶弘景整编)中也有“太阴炼形”的说法:

 

若其人暂死,适太阴,权过三官者,肉既灰烂,血沉脉散者,而犹五藏自生,白骨如玉,七魄营侍,三魂守宅,三元权息,太神内闭。或三十年二十年,或十年三年,随意而出。当生之时,即更收血育肉,生津成液,复质成形,乃胜于昔未死之容也。真人炼形于太阴,易貌于三官者,此之谓也。天帝曰:“太阴炼身形,胜服九转丹。形容端且严,面色似灵云。上登太极阙,受书为真人。”

 

上述炼形的时空应该是在太阴中,这是一个“公共空间”,不是炼形或尸解之人私人独有的长居之所,而是暂借此地修炼,如马王堆汉墓帛画中的蓬莱、昆仑等场所,墓主人炼形成功后即飞升离去。(青神、彭山、乐山等)东汉崖墓洞室、偃师新莽时期壁画墓、东汉画像石墓(滕州汉画像石馆)等文化遗存也有对“太阴炼形”信仰的形象描述和对“炼形之宫”的模拟。

 

汉墓出土资料中可见三官、神鸟携丹、鼎与神药、壶与玉浆、神吏及酒与歌戏等庆祝性质的场面,盛宴豪饮,且伴以乐舞。学界传统的观念多认为此乃描绘墓主人生前的功绩德行及奢华生活,实则非也。结合前面太阴炼形之宫的“公共空间”说,可认为,不管墓主人生前生活水平如何,太阴炼形之宫中的种种器物与场面只是墓主人炼仙时暂用的“公共财产”,并非“私有”。

 

图3 济南市无影山汉墓出土的彩绘陶载人鸠

 

1969年4月济南市无影山南坡发现的西汉墓M11,从其信仰形态判断应属西汉晚期,其中出土了系列彩陶明器,明器的形态种类反映了炼度科仪的几大要素:

1 致送仙丹(食)的神吏护送双鼎鸟(神吏站于鸟背,双鼎载于鸟的双翼);

2 致送瑶池玉浆(酒)的双壶鸟(双壶载于鸟的双翼);

3 三官守护、仙人歌舞杂技庆贺墓主得药成仙、神吏接引墓主人升天的情景;

4 即将载墓主人升天的来自“太一帝君”的车马。

 

这些器物和陶俑,表达的是一套前后逻辑秩序紧密衔接的宗教活动,揭示了汉代尸解变仙信仰及其在墓葬中的仪式表达。其仪式结构大体包括:

 

1 “三官”守护墓主“太阴炼形”;

2 获神界致送神仙饮食——壶和鼎所象征的“神药”,伴以仙人歌戏,神吏侍迎;

“太一帝君”遣车马来迎,欢庆之后,上登仙界。

 

 

 三官

 

三官,掌管人们死后“太阴炼形”的过程。死者进入地下世界,皆经“三官”的考查“试观”,视其生前德行与修行水平,以决定墓中的死者是“暂死”(所谓“托死”)而“权过三官”,速即变仙,还是被三官判为“真死”。被三官判为可成仙的死者,将在三官府经历一个“易貌”的过程。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汉墓画像中可见大量变形为鸟兽之身的人物——他们都是死后以“易貌”而证仙的标范。所以我们会看到东汉《白虎通》说“圣人皆有异表”。更多的如王充《论衡·卷七》“道虚篇”:“好道之人……谓人能生毛羽,毛羽具备,能升天也。”《太平经合校》卷十八至三十四“阙题(二)”:“真人问:‘何以知道效乎?’神人曰:‘决之于明师,行之于身,身变形易,与神道同门,与真为邻,与神人同户。’”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对俗》也以批评的方式保存了两汉的变形而仙信仰:“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失人之本,更受异形。”

 

 神鸟携丹

 

神界致送神仙饮食的“使者”常以背驮丹壶、口衔丹丸的神鸟形象出现。以神鸟形象出现的“治疾使者”又有多种不同的形态。《太平经》将此称为“生物行精”,可使墓主得仙界“神药”“丹水”而不死。《太平经·卷八十六·八卦还精念文第一百三十》有“朱雀治病,黄气正中,君而行之,寿命无穷”。该经丙部“生物方诀第七十一”对“生物行精”之义做了说明:

 

图4 神鸟背驮丹壶、口衔丹丸成都市出土摇钱树顶部,2000年5月摄

 

“生物行精,谓飞步禽兽跂行之属,能立治病。禽者,天上神药在其身中,天使其圆方而行。十十治愈者,天神方在其身中;十九治愈者,地精方在其身中;十八治愈者,人精中和神药在其身中。此三者,为天地中和阴阳行方,名为治疾使者,比若人有道而称使者,神人、神师也。”东汉的这种“生物行精”“朱雀治病”信仰,为后世道教所继承, 唯传世文献载述不丰。《南岳总胜集》([南宋]陈田夫撰)中“叙观寺·九仙宫”说:“又有邓郁之,南阳新野人也。幼梦一鸟吐印与之,自是人间有疾,以印治救,求为符章,病者自愈。”

 

 鼎与神药

 

相关文物有四川绵阳梓潼出土的汉“神鼎”铭文画像砖(绵阳博物馆藏)、泸州合江27号石棺刻龙虎座上的西王母与丹鼎图、徐州博物馆藏1954年江苏睢宁朱集东汉墓出土的以神鼎为中心的画像石,等等。从这些出土的明器特征来看,可以相信,这类器具的功用是运送来自西王母的不死之药,目标指向墓主,象征着他(她)获得西王母赐予的仙药,将飞升为“宜侯王”“寿万年”“千秋万岁”的天上仙官。通过识读梓潼出土的这方画像砖题记,可以认为,汉墓中出现的许多神鼎图像应识为“神丹”之象征。

 

 壶与玉浆

 

1990年四川绵阳何家山2号墓出土的东汉摇钱树叶片(绵阳博物馆藏)呈现出“大象运丹鼎图”,大象背上驮着两壶,或为盛玉浆之壶。这类图像,往往象征死者获赐昆仑“丹水”(醴泉、玉浆),将饮而升仙。

 

《淮南子·坠形训》谓:“倾宫、旋室、悬圃、凉风、樊桐、在昆仑闾阖之中,是谓疏圃。疏圃之池,浸之黄水,黄水三周复其原,是谓丹水, 饮之不死。”东汉道书《老子中经·神仙》(《云笈七签》卷18~19收录)引古《经》曰:“食芝服丹即不老。人万八千岁更为童子,男八女七,从此始。”曹操《秋胡行》云:“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经历昆仑山,到蓬莱。飘遥八极,与神人俱。思得神药,万岁为期。歌以言志,愿登泰华山。”《真诰·卷四·运象篇第四》有:“俱挹玉醴津,倏忽已婴童。”

 

 酒与歌戏庆死者升仙

 

图5 济南无影山汉墓出土的歌舞杂技陶俑盘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乐舞宴饮实为墓主完成太阴炼形、得药成仙之时,众仙共为庆贺的仪式。尤其是马王堆1号墓黑地棺上的鼓瑟者, 便是以兽面仙人的形象出现,奏乐庆祝墓主得道升仙。

 

 存神术(存思术)

 

“炼形”信仰认为,要想太阴炼形成功,墓主生前需要有修行的基础,如修炼存神术。此术如东汉相关文献所载:

 

好道之俦,自远方集,或弦琴以歌太一,或覃思以历丹田,知至德之宅兆,实真人之祖先。

——蔡邕《王子乔碑》

 

若夫导引蓄气,历藏内视,过则失中,可以治疾。

邻脐二寸谓之关,关者,所以关藏呼之气,以授四体也。故长气者以关息,气短者其息稍升,其脉稍促,其神稍越,至于以肩息而气舒。其神稍专,至于以关息而气衍矣。故道者常致气于关,是谓要术。

——荀悦《申鉴·俗嫌篇》

 

是非历藏法,内视有所思。

——《周易参同契》

 

帝尧者,盖昔世之圣王也。……圣汉龙兴,缵尧之绪,祠以上牺。暨于亡新,圯汉之业,祠祠(阙五字)祀(阙)是故廷尉卿(阙二字)以为大圣亲垂隆烈,遗歌在民,而坛场夷替, 屏慑无位,非所以表神圣(阙五字)民者(阙四字)焉(阙三字)复旧典,造立灵庙,以一太牢,春秋秩祠。是以好道之畴,自远方集,或弦琴(以歌太)一,或谭(思以)历丹田(阙三 字)疴者静恭祈福,即获胙。若不虔恪,则赴癫。故知至德之宅兆,实真圣之祖也。

——熹平四年《帝尧碑》

 

少年神加,年衰即神灭,谓五藏精神也,中内之侯也。千二百二十善神为其使,进退司候,万神为其民,皆随人盛衰。……其真神在内,使人常喜,欣欣然不欲贪财宝,辩讼争,竞 功名。久久自能见神。神长二尺五寸,随五行五藏服饰。君仁者道兴,君柔者德生。中心少有邪意,远方为之乱。神气周流,疾于雷电。急还神明,以自照内,故病自愈而人自治。

——《太平经钞·癸部》

 

一不在人身也,诸附身者悉世间常伪伎,非真道也,……世间常伪伎指五藏以名一,瞑目思想,欲从求福,非也;去生遂远矣。

——《老子想尔注》

 

陕北靖边杨桥畔东汉墓前室东壁下层后段歌舞图、长清大街村出土的四灵汉画像石、南阳麒麟岗出土的四灵及伏羲女娲汉画像石、武氏祠后石室第三石等文物显示,存神术(存思术)的修炼场景既与存思对象有关,又与东汉边韶《老子铭》(165)记载的时人崇祀老子时的修炼景象相契合——“规矩、三光、四灵在旁,存想丹田,太一紫房,道成身化,蝉蜕渡世。”

 

图6 南阳麒麟岗出土的四灵及伏羲女娲汉画像石

 

《老子铭》不仅记载了当时关于老子的神化、形象等内容,而且记载了时人崇祀老子的社会现象:“其二篇之书,称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厥初生民,遗体相续,其死生之义可知也。或有谷神不死,是谓玄牝之言。由是世之好道者,触类而长之,以老子离合于混沌之气,与三光为终始,观天作谶,升降斗星,随日九变,与时消 息,规矩、三光、四灵在旁,存想丹田,太一紫房,道成身化,蝉蜕渡世。自羲农以来,世为圣者作师……(铭曰)……同光日月,合之五星。出入丹庐,上下黄庭。背弃流俗,舍景匿形。苞元神化,呼吸至精。世不能原,仰其永生……”

 

所谓“规矩”乃指伏羲女娲所代表的混沌初开二分的境界——规和矩分别为汉画中经常可见的伏羲、女娲手中的工具;“三光”指日、月、 星;“四灵”则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表示四象。这种四灵在旁、复归浑沌的宗教神学思想,在汉墓中即有明确之表达。为了表现墓主最后归于浑沌——“道”(不死不朽)的生命形态,汉墓往往刻画“四灵在旁”而人居其中的场景,来暗示死后升仙仪式话语的最后达成。

 

关于存神术(存思术),《老子中经》(参见《云笈七签》卷十八至十九)“第四十一神仙”条引《经》言:

 

经曰:鬼箭十二,可以辟兵。常思心中十二芝,茎上与肺连,以意挹之,名曰鬼箭。兆常行之,五兵自辟,凶恶自亡。以击四夷,捐撝电光,但间兵楯刀戟、金银,天神皆助真也,雷 公击鼓也。太白扬光,白帝持弩,蚩尤辟兵,青龙守门,武夷在庭,螣蛇玄武,主辟凶殃。白 兔捣药,蟾蜍在旁,太一和剂,彭祖先当;服一刀圭,面目生光,身出毛羽,上谒上皇。此道也,使诸神气与子合同,慎之,勿解殆也。

 

在存思内修过程中,想象自己体内的“十二芝”(待考),即可辟除凶恶。冥想过程中,众天神前来帮助对阵凶恶邪佞。所以有雷公击鼓、蚩尤避兵、青龙守门云云,助辟凶殃,最后达到“使诸神气与子合同”的修行、养生目的。《老子中经》记载的这种修炼方法,可基本断定为存思体内神的方法。

 

 龙虎交媾结丹

 

汉墓中常见龙虎交媾的画像,表现的是在《周易参同契》([东 汉]魏伯阳撰)之前就已经出现的丹田说,此种图像象征了阴阳和合之意。汉晋道教文献也证明,这是龙虎交媾中阴阳合气结精成丹的形象刻画(这一信仰传统甚至在明代《性命圭旨》中的龙虎交媾图依然可见),还有媒婆从中撮合,为后世丹家“黄婆”概念之起源。从龙虎相悦相戏到龙虎交璧,到龙虎合体为“龙虎座”,再到龙虎作“鱼水之欢”,汉画中龙虎图像蕴含的阴阳和合之意甚明。

 

图7 龙虎交于鼎(宜宾出土东汉石棺)

 

图8 龙虎之间的“媒”,采自张志民主编:《大汉雄魂》,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年,第97页。

 

宜宾和泸州出土的东汉石棺皆有龙虎交于鼎的画像。综合前述出土文物,可见其时俨然为宫府的墓室里,引导龙虎入室合气的“媒”,承载交媾结精成丹过程的“太一紫房”丹田、鼎器等道教丹家话语符号,均已出现。例如,“龙虎交璧”中“璧”之内涵为何?《说文解字》曰:“璧,瑞玉圜也。”《周礼·春官宗伯》有:“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郑玄注:“礼神者必象其类,璧圆象天,琮八方象地。”璧为圆天之象,龙虎交于璧之中,即交于天之“中宫”,即太一神之居“紫房”(紫宫);复按《老子铭》:“(老子)观天作谶……四灵在旁,存想丹田,太一紫房……出入丹庐,上下黄庭。”因此,璧所象征的龙虎相交之所,正是前面《老子铭》《帝尧碑》以及《王子乔碑》等东汉文献所述“丹田”(即“太一紫房”或“丹庐”)的具象表述。《周易参同契》中“举东以合西,魂魄自相拘”句,正是描述丹田、鼎器和媒妁的作用。

 

洛阳金谷园新莽壁画墓后室顶脊呈现龙虎交媾于“太一紫房”丹田之画像,其颜色、形态正对应于“上丹田”和“太一”“紫宫”的相关文献描述:东晋《大洞玉经·卷上·真阳元老玄一君道经》:“泥丸上一天帝君,名赤子玄凝天,字三元光,一名伯克上,一名伯史原。常镇泥丸之中,九孔之户。”原注:“即上丹田,内有九宫,四雌五雄,各方一寸,其形内圆虚中,红而莹,乃神之所居。”《易纬乾凿度·卷下》:“太一者,北辰之神名也,居其所曰太一,常行于八卦日辰之间,曰天一,或曰太一。出入所游,息于紫宫之内外,其星因以为名焉。故《星经》曰:天一、太一,主气之神。……四正四维,以八卦神所居,故亦名之曰宫。

 

……太一下行八卦之宫,每四乃还于中央,中央者北神之所居,故因谓之九宫。……是以太一下九宫,从坎宫始。……上游息于太一太天之 宫,而反于紫宫。”

 

《周易参同契》作为东汉道教文献,包含对龙虎交媾思想之总结。

 

《老子想尔注》注解《老子》,同时也批判了东汉流行的“培胎练形”信仰:“今世间伪伎,因缘真文设诈巧,言道有天毂,人身有毂,专炁为柔辐,指形为錧鎋;又培胎练形,当如土为瓦时;又言道有户牖在人身中;皆耶伪不可用,用之者大迷矣。”“毂”即车轮中心用以穿插承担车轴的圆孔。所谓“专炁为柔辐”的“辐”是构成车轮的辐条;“柔辐”即柔而能撑的“辐条”;专即抟,专(抟)炁为柔辐,即通过抟炁的修炼,形成以炁为柔性辐条支撑的车轮以承载生命机体之运行。所谓“指形为錧鎋”:“錧”同“輨”,指轮毂端包的帽盖。

 

《周易参同契·卷上》曰:“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郭,运毂正辐。”《系辞》曰:“乾、坤,其《易》之门耶?盖乾得乎纯阳,坤得乎纯阴。凡众卦之阳爻,皆得乎乾之阳;众卦之阴爻, 皆得乎坤之阴。故乾、坤之阴阳,所以为入众卦之门户也。在人,则乾为首,而备耳、目、鼻、口、舌之显于外者也;坤为腹,而备心、肝、脾、肺、肾之在乎内者也。……在人,则肾属坎,而居乎下;心属离,而居乎上。及坎、离一合,则坎运其阳,离运其阴,以成六十卦。人之坎男离女交媾,则众石实自此而基也。故曰运毂正辐。”

 

《老子想尔注》与《周易参同契》之间更为重要的相同点体现在“运毂正辐(轴)”(培胎炼形)的信仰。《周易参同契》对龙虎交媾之象作了完整的描写:“火记不虚作,演易以明之。偃月法鼎炉,白虎为熬枢。汞日为流珠,青龙与之俱。举东以合西,魂魄自相拘。”“子当右转,午乃东旋。卯酉界隔,主定二名。龙呼于虎,虎吸龙精,两相饮食,俱相贪便,遂相衔咽,咀嚼相吞。”

 

陕北东汉墓墓门画像的龙虎+凤凰+铺首组合(铺首表示天上帝 宫“太一紫房”之所在),乃龙虎合气于紫宫丹田信仰之直观呈现。凤凰与丹穴山(象征丹田)的联系可见于古文献《山海经·南次三经》:“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汉代无名氏《春秋说题辞》曰:“凤,离封(卦)之精,故出于南方丹穴山,以比陆生也。”丹穴山,即《楚辞·远游》中的丹丘:“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

 

 从“形易寿增”到“结精成神”

 

东汉王充《论衡·无形篇》对“形可变化”思想的怀疑和批判,从反对者的角度,传递了当时盛行的人可以“炼形”“易形”而变化成仙的信仰内容:“人禀元气于天,各受寿夭之命,以立长短之形,犹陶者用土为簋廉(甒),冶者用铜为柈杅矣。器形已成,不可小大;人体已定,不可减增。……形不可变化,命不可减加。以陶冶言之,人命短长,可得论也。”“或难曰:‘陶者用埴为簋廉(甒),簋廉(甒)壹成,遂至毁败,不可复变。若夫冶者用铜为柈杅,柈杅虽已成器,犹可复烁。柈可得为尊,尊不可为簋。人禀气于天,虽各受寿夭之命,立以形体,如得善道神药,形可变化,命可加增。’”“曰:冶者变更成器,须先以火燔烁,乃可大小短长。人冀延年,欲比于铜器,宜有若炉炭之化乃易形,形易寿亦可增。人何由变易其形,便如火烁铜器乎?……”“人生能行,死则僵仆,死则气减形消而坏。禀气生人,形不可得变,其年安可增?……故人老寿迟死,骨肉不可变更,寿极则死矣。五行之物,可变改者,唯土也。埏以为马,变以为人,是谓未入陶灶更火者也。如使成器,入灶更火,牢坚不可复变。今人以(已)为天地所陶冶矣,形已成定,何可复更也?”然而汉代盛行这一信仰,王充是孤独的。

 

 在“炼形之宫”结精成神

 

图9 洛阳卜千秋墓壁画的媒婆撮合龙虎合气图

 

洛阳卜千秋壁画墓后山墙的彩色龙虎合气图,龙虎吐舌,欢悦缠绵;前引河南方城新莽时期或东汉初期1号画像石墓门楣上龙虎张口吐舌,舌尖相触;上引陕北汉墓墓门如绥德四十铺东汉墓左右门扉龙虎相对吐舌,均强烈突显二气相交之意,表示墓内正在发生阴阳合气、氤氲再生的“复形”过程,墓室乃为“炼形之宫”。整个墓室建筑空间结构及其内部程序因此可得定性。

 

汉墓不仅表达了在“炼形之宫”即墓室中实现“培胎炼形”的“太阴炼形”信仰,而且呈现了它的方法:龙虎指代魂魄,炉鼎、丹田指代龙虎合气结精的空间,凤凰则代表丹田之所在,炼得魂魄复合而仙。通过引导魂魄即阴阳两大生命要素的再度媾合,实现死者的不死化。所谓“有终而死,有始而生”,正是汉墓的信仰逻辑:从《老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到《易传》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以及马王堆帛书《十问》由“阴阳不死”寻求人的终极性不死,春秋战国到两汉,思想界从阴阳两维结构思维中,探求生命本质和人类不死的可能性。凤凰所居的丹穴之山(丹田、丹丘、丹庐)——以凤凰交颈于璧喻示其在天的属性,即天神太一所居的中宫(紫宫、紫房)——以龙虎交媾于璧喻示其中央属性,为阴阳媾合的焦点;映射在人身小宇宙即丹田;明其理者得其用,可于其中炼得魂魄阴阳结合不死。

 

 尸解之证:尸解神仙谱

 

汉初“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的“道者”群体的神仙信仰,经过与儒家道德准则的融合,成为儒生的“道教”,盛行于两汉社会,并在墓葬中得到体现。汉代儒生的“道教”在宗教意义上解答了“如何才能得尸解成仙”的问题,其以“合大道”为终极追求,以神仙方术为宗教方法,以践行“儒”“墨”德目为人生途径。这一认知的达成,带来了原始道教史研究的突破。

 

山东嘉祥武梁祠为东汉山东名儒武梁生前亲自设计的墓祠,其三面石壁为人物画像(西—北—东):西壁第一层为圣王:伏羲、女娲、祝融、神农、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夏桀(从右至左,下同);第二层为孝子:(曾母)曾子,闵子骞,老莱子(莱子母、莱子父),丁兰;第三层为忠义:管仲、齐桓公、曹子劫桓、鲁庄公,二侍郎、专诸、吴王(僚),荆轲、樊于其(期)的头、秦武阳、秦王。后(北)壁第一层为贞节,第二层为孝子,第三层为忠义。东壁第一层为贞节,第二层为孝子,第三层为忠义。

 

以武梁祠东壁、西壁及后壁为中心,综合考察各类画像石图像可以发现,汉代墓葬画像背后实际上隐含了一套宗教的价值评判标准:帝 王、贤相、能将及刺客类图像,反映了汉代“自三代以来贤圣及英雄者为仙”(《真诰·阐幽微第二》)的成仙标准。忠臣、孝子及烈女类图像则表明,在汉代,生前为忠、孝、节、义之典范者亦得死后成仙。“自三代以来贤圣及英雄者为仙”,这一套汉儒主导的神祇与仙真谱系,包含最高意义(道)的化身太上老君(老子)、“太极上真公”孔子、三代以前的北太帝君炎帝(神农氏),以及因隆崇信义、节义、贞爱而为仙官的季札、苏武、韩凭夫妇等,实际上是汉代士民在现世的道德教化楷模。

 

图10 山东嘉祥武梁祠三面石壁画像

 

图11 老君与炎帝“变形而仙”

 

东汉明、章二帝之际(58—88)的益州太守王阜撰《老子圣母 碑》:“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冥,观混合之未别,窥清浊之未分。”东汉延熹八年(165)陈相边韶受帝命作《老子铭》:“世之好道者触类而长之,以老子离合于混沌之气,与三光为终始……道成身化,蝉蜕渡世。自 牺、农以来,世为圣者作师。”(圣者包括孔子)陕西神木出土的东汉画像石、山东东平彩绘壁画墓、新津崖墓石函等画像表达的正是孔子拜师于老子的情景。老子是极崇高的“太上老君”,神格仅次于西王母;孔子率众弟子拜见老君,乃“得道受书”,证明其命“上属九天君”,死后不须经鬼官之考谪,只是暂经阴界,拜见老子并受道书后,即受署为仙界地位较高的真人。

 

太上老君与炎帝为仙、鬼之主,他们在汉墓画像中的形相契合了“变形而仙”(《周易参同契》语)。

 

图12 费县潘家疃汉墓墓门北柱外(西)面所刻“老子+浮屠+窣堵坡”(拓片)

 

炎帝神农氏,即北太帝君,为天下鬼神之主,现牛头形象(罗縆);太上老君现鸟喙形象(灵鸧)。东汉班固《白虎通·圣人》言:“圣人皆有异表。”山东费县潘家疃汉墓墓门,有“鸟喙老子+胡人浮屠+窣堵坡”的组合画像。其上部的鸟喙老君像,是汉代老子神化为老君的“真形”。此形象乃汉代“化形而仙”信仰之体现。中部的胡人浮屠,则是老子西去化作浮屠、教化胡王及其臣民时的形象,与《老子变化经》的“变易身形”“周流四海”诸说吻合。底部半圆形的窣堵坡则是佛教信仰的表征。整组图像位于朝西的墓门的北柱西面,恰可对应《老子化胡经》(见于敦煌道书)、《三天内解经》(见于《道藏》)中老子“西去化伏胡王”的记载,证明了墓主生活年代老子化胡说的流行。

 

作为西王母配神的子路,生前在卫国临难不苟、舍身尽忠,秉持“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利其禄,必救其患”的观念,从容乎“君子死,冠不免”,至终不失大丈夫威仪。此等气质,正是汉帝国所需。

 

诚信为君子立身之本。西汉刘向《新序》说,季札挂剑,履行心中的承诺,隆崇信义,故列为仙官。班固(《汉书·苏武传》)盛赞:“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有之矣。”李陵置酒贺苏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因隆崇节义,苏武亦列为仙官。韩凭夫妇故事,则是用生命信守贞爱,隆崇贞爱,亦位列仙官。

 

 结语

 

如何理解汉人太阴炼形信仰?“太阴炼形”说充分利用人类对死亡观察中获得的肉易烂、骨难朽之经验为支撑点,建立起通往不朽的道路。其具体模式即在人死之后,别作一空间,依乎尸骨,寄托丘墓,宣称修道之人死后虽筋肉可烂,而骨如青玉,历数年或数十年将再生五脏血肉,起死回生,或归乡里,或随太一飞升而去。于是在死亡和神仙之间,建立起完整的逻辑衔接,尽管是以超验(荒诞)逻辑为其环节。这是尸解信仰的新发展形态,是早期道教在东汉的关键内容之一。

 

尸解信仰作为汉族文化传统的意义何在?这种信仰是汉民族,甚至华夏民族的一套终极意义系统,作为东亚的墓葬信仰与传统,也是道教信仰之基石,可作为“中国根柢”问题的一个解答。

 

(本文已经作者审阅)

 

2018年11月9日晚,受中央民族大学道教与术数学研究中心主任谢路军教授邀请,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国史“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姜生先生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了题为“汉代的尸解术”的学术演讲。本文系根据讲座课件整理。

 

注释

 

《道藏》第25册,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联合影印本。

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明器,指古代人们下葬时带入地下的随葬器物,即冥器。

指赐福天官、赦罪地官、解厄水官,主管天地人三界的罪福考校。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参见龚廷万等著《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图286~288;方城东关汉画像石墓门楣上层,采自《文物》1980年第3期。

四川合江三号石棺左侧画像,成都市考古所刘雨茂博士提供;四川新繁出土西王母画像砖,四川博物馆藏;凉山博物馆藏西昌高草东汉砖室墓出土摇钱树残片。

黄留春编著:《许昌汉砖石画像》,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81页;薛文灿、刘松根编:《河南新郑汉画像砖》,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第82页。

陕西绥德四十铺东汉墓左右门扉画像。见《中国画像石全集5·陕西、山西汉画像石》,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图172、173。

姜生教授展示了大量的文物图片,其内容主要是教授的原创成果。演讲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精彩纷呈,现场数十位听众非常专注地听完三个小时的讲座。有些是专程前来的外省 听众,有些不远千里从上海专程而来,更有次日将赴非洲工作的听众。讲座即将结束,现场突 现一组二十多位年轻书友,向教授赠送了40多位书友过去一年多研读《汉帝国的遗产:汉鬼考》的10多万字读书笔记精选。这些书友来自社会各界,他们的自发研读行为出乎姜教授意料 之外,他为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担承意识深感欣慰,并与现场众多书友及听众进行了认 真的讨论,大家久久不愿散去。

 

摘录自《在民大听讲座》  谢路军 主编

 


易道显密文化体系鸟瞰


《周易参同契》的通神之意


数术哲学与丹道的独创性(内丹 外丹 女丹 火候 周易参同契 悟真篇 梵天一如)


内丹与科学(炁 阳神 阴神 炉鼎 药物 火候 抗衰老 气功 带功报告)


武夷山道士“不朽之身”调查 (羽化升仙 肉身不腐 仙蜕 炼丹)


中国道教史上的葛洪


道家故事:龙虎T师——张道陵 ▎魏晋风度——竹林七贤

道家故事:烟波钓徒——张志和 ▎纯阳真人——吕岩

道家故事:全形养生 庚桑子山中炼道 ▎贫不失志 列御寇千古风流

道家故事:天雷接断碑 ▎棋盘石的传说 ▎华阳洞奇遇

道家故事:徐福求仙  附:安期生 简介

道家故事:姚生敬奉《黄庭经》验 ▎海瑞朝山

道家文化:“捉鬼专家”钟馗

道家故事:吕洞宾茅山度老兵

道家传奇人物:陈抟老祖

道家故事:葛洪炼丹

道家故事:真人张道陵七试弟子赵升

道家故事:道士陈抟与赵匡胤真的赌过华山吗?

道家故事:“此山彼山,哪座山头柴好烧”

道家故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 二则

道家修炼故事:公孙璞忏悔得救

绿野仙踪:黃鹤不知何处去(下)《八仙》

绿野仙踪:黃鹤不知何处去(上)《八仙》

八仙掌故:侠骨丹心,游戏人间(下)《八仙》(狗咬吕洞宾 八仙过海 汉钟离十试吕洞宾 东坡访八仙)

八仙掌故:侠骨丹心,游戏人间(上)《八仙》

著名道家修炼者王力平老师谈“盘腿”

净心神Z ▎净口神Z ▎净口Z ▎净身神Z ▎净身Z《道教符Z选讲》2

序言 ▎弁言 《道教FZ选讲》1

叶法善与洞渊道法 ▎邓紫阳与北帝大法 ▎胡惠超与净明道法 ▎汪真君与神霄雷法《神霄雷法:道教神霄派沿革与思想》第一章

道教符箓派诸宗概述

道教符箓与咒语的初步探讨

道教神霄派初探

3 魏晋神仙道教的兴起 ▎4 李家道与妖贼李弘《道教史话》道教的形成

1 《太平经》与太平道 ▎2 张tianshi创立五斗米道《道教史话》道教的形成

我认识的戴思博 《〈修真图〉——道教与人体》序言

重发:尤迦南达 观点:越过师父拉玛那·马哈希,给徒弟拉玛发了张 解脱证书 ▎附 道教故事:张伯端神游折花

三茅真君 ▎茅山上清派的兴起《茅山道教志》

关于密宗道教来源的讨论

道家的一元初始是什么意思?

修道的人,是怎么样的存在?道家修今生的思想如何理解?

大家有谁看过周易参同契和悟真篇,看得懂吗?

实修参考:道家丹道西派治病体系

《空谷幽兰》作者比尔•波特禅修时遇 蛇 附:道家龙门案例一则


*          *




Sant Mat 常用词汇简释 (一 )


nirat(尼勒) ▎Surat(苏勒,也译苏拉特)---Sant Mat 常用词汇简释


实修技巧严选 合集(一)


灵性故事严选 合集一


实修理论严选 合集(一)


Sant Mat 灵性导师主题教言 汇集(一)


Sant Mat 灵性导师主题教言 合集(二)


《卡比尔诗选》全集


圣•给乐葩•辛格•马哈拉吉 故事集(一)


圣•给乐葩•辛格•马哈拉吉(视频) 故事集(二)


圣.给乐葩.辛格(Sant Kirpal Singh)开示 精华录(一)


《晨间谈话》全集


我如何遇见我的师父 全集


庆祝哈祖尔.巴巴.萨万.辛格诞辰164周年!附:哈祖尔故事四则


热烈庆祝巴巴.古林德.辛格.马哈拉吉(Baba Gurinder Singh,1954-至今)诞辰68周年!


热烈庆祝圣·嘉噶·辛格·马哈拉吉诞辰138周年 附故事二则


热烈庆祝圣·达善·辛格(Sant Darshan Singh)师父诞辰101周年!


《巴巴.吉传》全集 附:巴巴•吉故事三则


《明师》《生命的轮回》《死亡之谜》《人 !认识你自己》全集


《The Crown of Life 生命的桂冠》全集(2022年6月整理)


《修行的完美七要》《生命的桂冠——瑜伽研究》全集


热烈庆祝圣.瑞金德.辛格诞辰七十六周年 !附:师父回印度达善视频 ▎2007年珍贵照片


《圣·瑞金德·辛格语录》《灵性渴望》《神圣的灵光》《灵性珍珠-致开悟的生命》全集


《圣.瑞金德.辛格的教理》《挚爱之所》《通过冥想赋予灵魂力量》


圣者的哲学 (上)


圣者的哲学 (下)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合一 溶入 融入 证悟 证知 了知 了悟教导汇集(2022年6月2日整理)


Sant Mat 关于 证知 教导汇集(续1)(2022年6月6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持名 教导汇集(续1)(2022年6月8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萨其·坎(Sach Khand)教导汇集(萨特·洛克 第五灵境 超梵天 灵魂 圣人)(2022年6月10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道成肉身 教导汇集(明师 圣人 神人 上帝 夏白德 纳姆 音流(2022年6月10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心智 教导汇集 续1(卡尔 夏白德 萨特古鲁 灵魂 圣人 注意力)(2022年6月12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灵魂 教导汇集(心智 注意力 眼中心 回撤 入内)(2022年6月16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朝圣 礼拜 教导汇集(明师 圣人 萨特古鲁 上帝)(2022年6月18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星光境 千瓣莲花 第一灵境 教导汇集(灵境 境域 回撤 入内)(2022年6月19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主 天父 至上意识 上帝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2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定 定力 专注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3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入内 回撤 死亡 活时死亡 活时修习死亡法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5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夏白德 音流 纳姆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6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相信 信靠 信仰 信心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8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祈祷 教导汇集续1(2022年6月29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眼中心 教导汇集续1(2022年6月30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注意力 教导汇集(2022年7月1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萨桑(萨特桑 Satsang)萨桑义 教导汇集(2022年7月2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爱 资料汇总(2022年7月17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接纳性 接受性 谦卑 教导汇集(2022年7月28日整理)


Sant Mat:专业打破修行的天花板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感官 教导汇集(2022年8月1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达善(Darshan 、Dashan,达显、达圣、达瞻) 教导汇集(2022年9月15日整理)


Sant Mat 常见词语中英文对照 简释  附:Sant Mat内在诸境域名词的翻译和释义


《灵性的芬芳》全集  (圣.嘉噶.辛格 作品)


静坐问答(圣.给乐葩.辛格 作品)


素食人生 The Vegetarian Way of Life  (素食者 素食主义 吃素 冥想)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情欲 教导汇集(2022年10月13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萨桑义 印启弟子 印启 教导汇集(2022年10月28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 关于 梵天 超梵天(Parbrahm)教导汇集(境域 灵境 宇宙)(2022年11月5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关于 宇宙 教导汇集(2022年11月13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关于 X知 化身 神明 教导汇集(2022年11月19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关于  五个圣名 圣名 教导汇集(2022年11月20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 关于  LH  教导汇集 3 (2022年12月2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关于 Y识 至上Y识 Y念 念T 教导汇集(2022年12月2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关于 打坐 冥想 禅修 巴赞  教导汇集(2022年12月3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关于 上S S父 明S S人 古L 教导汇集 (2022年12月9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关于 物质 物质世界 这个世界 世界 教导汇集(2022年12月10日整理) 


┅┅


重发:《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全集


《与尤迦南达的对话》(全集)


重发:《超脱-跟随瑜伽大师尤迦南达去修行》全集


来自苏非的教导(一)


来自苏非的教导(二)


苏非的故事(一)


《鲁米诗选:爱的火焰》全集


《鲁米:在春天走进果园》全集


┅┅


那些实修者必须知道的专业理论知识(一)


《体光老和尚开示录》《广钦老和尚开示录》《静老说的话》全集


《坐禅》《坐禅问答录》全集


《缁门崇行录浅述》


《禅宗六祖与中国理学》《禅话》《南禅七日》全集


《花出青嶂》选章  《和颜爱语》全集


禅宗资料汇总(一) 《定慧初修》全集


《禅海微澜》《恒河大手印》《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全集


《宣隆大师传》《觉知生命的七封信》《南师所讲呼吸法门精要》全集


《天台宗纲要》《南怀瑾老师“静坐问答录”》《印顺导师与学员意味深长的对话》


《略论明心见性》《证悟与神通》《成佛的诀窍》《参禅日记》


《念佛如何得到一心不乱》《禅观正脉研究(白骨观)》《圆觉经略说》全集


《唯识与中观》全集


《竹窗随笔》全集一  《金刚经说什么》全集


《七十空性论》今诠  ▎《心经》略说  ▎《楞严经》解读


什么是中观?(全集)▎什么是唯识?(全集)


白话《楞严经》全集


《维摩诘经》讲记(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全集 (文殊问疾 不二法门 菩萨行 法供养)


┅┅


《大师在喜马拉雅山》全集


美赫巴巴的故事(一)


《寿命是自己一点一滴努力来的》&补遗篇(全集)


日本禅宗故事 (全集)▏有禅意的小故事(全集)


《海奥华预言》《 地球守护者》《看见真相的男孩》全集


《死亡好过一切》《去过天堂90分钟》 《再活一次,和人生温柔相拥》《我有死亡经验》


《影尘回忆录》《来果禅师自行录》《憨山大师的一生》《金山活佛》《虚云老和尚见闻事略》


《纯印老人故事》《心定和尚讲故事》《辨喜尊者传记》《回忆苏格拉底》《灵性故事合集》一


濒死体验(NDE) 濒死经历案例汇集 (一)


《死亡九分钟》 全集  《生命不死---精神科医师的前世治疗报告》 全集


《阅微草堂笔记》 全集一


《阅微草堂笔记》 全集二


《入门-古埃及女祭司的灵魂旅程》 全集


阿米三部曲:《阿米1:星星的小孩》《阿米2:宇宙之心》《阿米3:爱的文明》全集


《空谷幽兰》全集


《禅的行囊》全集


《寻访终南隐士》全集


《终南访禅——走进隐士的世界》全集


《密勒日巴尊者传》全集


濒死体验:《天堂的证据》全集


《不说,就Z来BJ了》全集


日本百岁老人的智慧:《活好:我这样活到105岁》全集


《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全集


《八万四千问》全集 宗萨仁波切


《藏密心要十讲》全集


大圆满心髓讲解(上)《藏密大圆满法选集》


大圆满心髓讲解(下)《藏密大圆满法选集》


《西藏生死书》全集


《甚深内义》全集


《灵心小史》全集


《贵人-堪布门色仁波切成就自他的一生》全集


《玛尔巴传》全集


《佛陀的女儿:上座部佛教大修行人的传奇心灵》全集(蒂帕嬷 Dipa Ma 女罗汉)


┅┅


《从修炼的角度讲述一切神秘现象的原理》全集


《老子他说》(全集)


《丹道修炼问答》《修真内景谈》《天仙金丹心法》《心法相映——丹道心悟卅年》全集


《陈撄宁仙学大义》《学仙必成》《邱祖秘传大丹直指》校注《余之求道经过--陈撄宁点评版》


《我说参同契》全集(上)


《我说参同契》全集(下)


《道家修真图详解》《黄庭经讲义》《陈老“所谓口诀不轻传”的原因》《口诀钩玄录》全集


《丹道见闻录》《庄子现代版》全集《丹道法诀十二讲》


《青衣江道长问答录》精华录(一)


《青衣江道长问答录》精华录(二)


《青衣江道长问答录》精华录(三)


《方术纪异》全集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音流瑜伽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