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传佛教:念住呼吸(下)《念住呼吸与禅定开示》禅那 附:尊者阿姜李简传 ▎英译者前言▎中译者前言

阿姜李 音流瑜伽研究
2024-09-02

尊者阿姜李

南传佛教:念住呼吸)《念住呼吸与禅定开示》禅那 附:尊者阿姜李简传 ▎英译者前言▎中译者前言

 

禅那

 

现在我们以禅那为主题,总结呼吸禅定之道。

 

禅那[ jhāna ]意谓全神贯注、聚焦于单一对象或所缘,譬如观呼吸。

 

本书对各禅支的译法选择依英文版直译。vitakka : directed thought; 寻想专向思虑,心指向或朝向所缘或对象、目标、业处。vicāra : evaluation; 评估,亦包含分辨、调整的成分 : 例如调整出入息,使之舒适、易于心的停住。这都是禅定时心的动作 [actions of the mind],即阿姜李所说的因。ekaggat-ārammana

: singleness of preoccupation; 一所缘性,心专注单一所缘。一所缘性的质量随着禅定的深入而提高或者说成熟:初禅时心仍然在 一边看着所缘,自第二禅起,心进入所缘,此后与所缘愈趋合一[心物合一]。另一类似的词cetaso ekodibhāva:知合一 [unification of awareness] ; 觉知成一元、合一状态。该素质从第二禅起存在,至无色界的识无边处顶点。以上笔者向英译者 请教时的讨论概要ekodi-bhāva 见第二禅公式[增支部 5.28 等]: “随着寻想与评估[寻与伺]的寂止,他入第二禅而住:由定而生的喜与乐,非寻想非评估的觉知合一[cetaso ekodibhāvaṃ]。”

 

 初禅有五要素[五禅支] 。

 

(1)寻想[vitakka, 寻]:默想呼吸,直到能够使心连续想着呼吸,不受干扰。

 

(2)一所缘性[ekaggatārammaŠa,一境性]: 心系呼吸。不让它偏离,去追逐其它概念或所缘。监督你的思维,使之专意调息,直至气息舒顺。(心合一、随气安憩。)

 

(3)评估[vicāra,伺]:对如何让这股舒顺的呼吸感[气感]传播开来,与体内其它的气感相连,有所领会。让这些气感传播开来,直到它们在全身相互贯通。一旦身体得到呼吸[气]的安抚,痛感将平息下来。身体将充满良好的气能。(心只关注与呼吸相关的事件。)

 

为了升起初禅,必须把上述三要素汇合起来、作用于同一道呼吸流。这道呼吸流接着能把你一路带到第四禅。

 

寻想、一所缘性、评估,此三者为因。因缘俱熟之时, 显现以下果报──

 

(4)喜[piti]: 为身与心一种强烈的满足与清新之感,直趋内心,超乎一切。

 

(5)乐[sukha]: 指由寂止、无扰而升起的身的安适感[kāya- passaddhi, 身轻安]; 由自在、不乱、无扰、宁静、提升而升起的心的满足感[citta-passaddhi, 心轻安]

 

喜、乐为果。初禅的五禅支照此仅分两类: 因与果。随着喜与乐的增强,呼吸愈加精细。入定持续的时间越长,果报越有力。你得以放下寻想与评估 ( 前期的开路因素 )──完全只依赖单一禅支即一所缘性──进入第二禅那 (道心,果心) 。

 

 第二禅那有三要素: 喜、乐、一所缘性(道心)。这是指已尝得初禅果报之心态。既入二禅,喜、乐愈强,这是由于两者只依赖单一的因,即一所缘性,从此由它照料以下工作: 专注呼吸令它越来越精细,保持平稳寂止,身心两者随之都有清新自在之感。心较先前更加稳定、专注。随着继续专注,喜与乐越来越强,并开始扩张、收缩。继续专注呼吸,把心移向更深,到达一个更精细的层次,藉此避离喜与乐的动态,于是入第三禅那。

 

 第三禅那有两要素: 乐与一所缘性。身安静、不动、独立。无痛感升起干扰它。心独立、寂止。呼吸[气]精细、畅流、宽广。有一团光亮,白如棉绒,弥漫全身,止息身心的一切不适感。继续只管专意照料这团宽广、精细的呼吸[气]。心有自由: 无过去、未来的杂念干扰它。心独自凸显而立。四属性──地水火风──在全身相互和谐。几乎可以说,它们在全身各处是纯净的,因为呼吸[气]有力量掌控与照料其它属性,维持其协调合作。一所缘性为因,念住与之结合。呼吸[气]遍满全身。念遍满全身。

 

继续朝内专注: 心明亮有力,身体轻。诸乐受静止。身感稳定、均衡,觉知中无空档遗缺,令你得以放开乐感。乐之诸相趋向静止,缘自于四元素的平衡、不动。一所缘性作为因,有力量更深沉地朝下专注,把你带入第四禅那。

 

“空档遗缺”:据英译者,既指时间也指空间。

 

 第四禅那有两要素: 舍[upekkha]; 一所缘性或念住。第四禅那的舍与一所缘性,高度专注有力: 坚实、稳固、确定。气元素绝对寂止,无波动、逆流或间隙。心处于中性、寂止,无一切过去将来之想。构成当下的呼吸[气]处于静止态,如风平浪静之海天。你能够遥知远处的景观与声响,因为呼吸[气]平坦无波,其作用如电影屏幕,凡所投射,尽得清晰回映。知见在心中升起: 你觉知,但维持中性、寂止。心中性、寂止; 气中性、寂止; 过去、现在、将来全部中性、寂止。这是定住于无扰、寂止之气的真正的一所缘性。身内的各处之气相互贯通,你得以透过每个毛孔呼吸。你不必经由鼻孔呼吸,因为出入息与身内其它的气层次形成了统一的整体。气能的一切层次均衡、遍满。四元素都有同样的特性。心完全寂止。

 

定力强大,光熠煜,

了知大念处。

心放光华, 如日之光。

云雾不蔽,光照大地。

 

心朝四面八方放射光明。由于念的贯注,气明亮,心全然明亮。

 

定力强大,光熠煜……指心有力量、有主权。四念处全部汇聚为一处,不存在“那是身、那是受、那是心、那是法[心理素质]”的分别感。无其为四者之感。故称大念处: 四者无分别。

 

心有定力之故,

专注、集中、真实。

 

念住与警觉汇集为一: 一乘道[ekāyana-magga]之意即在于此──四元素之间、四念处之间相互协调,四合为一,引生高度的能量与警醒,它们就是驱尽一切迷蒙黑暗的内在净化之火[tapas]

 

随着你进一步高度专注心的光明,功能将因放开一切攀缘而升起。心独立,如登达顶峰者,有资格环顾四方。心的居住处──也就是支撑着心的凸显与自由的气──处于提升状态,使心得以明见一切法的造作──即元素、蕴、处── 的位置。正如带着照相机上飞机的人,可以俯拍下方几乎一切事物,同样地,一位达到此阶段即世间解境界者,可以如实地知见世界、知见法。

 

再者,属于心的领域的另一类觉知,即所谓毗婆奢那智或解脱之技能者,也将显现。身的元素或者说属性将成就功能[kāya-siddhi,身成就;身悉地]; 心将成就韧力。需要世间或法的知识时,你便把心深沉有力地定聚于气。随着心的定力触击此纯净元素,直觉知见即在该元素中涌上来,如唱针触击唱片而发声一般。一旦你的念注聚焦于一个纯净的对象,接下来你想见形则形现,欲闻声则声起,无论是远是近、涉及世间或涉及法、关己关他、过去现在将来──无论你欲知何事。随着你深沉入定,想着你欲知之事,它将会显现。这便是智[ñāña]──一种能够知解过去、现在、将来的直觉敏感性──一个惟有凭你自悟的重要的觉知层次。诸元素如穿行于空中的无线电波。如果你的心力与念力强大,你的技能高度发达,便可利用那些元素,使自己与整个世界相接触,使知见得以在内心升起。

 

当你掌握了第四禅后,以之为基础,可发展八种技能[八明]:

 

一、毗婆奢那智[vipassanā–ñāña]: 对身心现象之生、住、灭的明晰的直觉洞见。这是一类特殊的洞见,它完全来修心。它有两类形式 :

(1) 未假思索便知某事。

(2) 对某事略想即明,不像一般知识的获得需作大量的思索。片刻考虑顿时明了,如饱浸汽油的棉绒,火柴一点,顿时升起火焰。此处的直觉与洞见,迅捷如此,大有别于寻常明辨。

 

二、意力[manomayiddhi, 心力]: 以意念影响事件的能力。

 

三、神变[iddhividh… ]: 示现超自然功能的能力,比如在某些情形之下造出形像,某些群体的人士将能够看见。

 

四、天耳[dibbasota]: 遥听远声的能力。

 

五、他心智[cetopariya-ñāña]: 了解他人内心层次──善恶、尊卑──的能力。

 

六、宿命智[pubbenivāsānussati-ñāña]: 回忆宿世的能力。( 你若修得此技,便无须臆测死后是断灭还是重生了。)

 

七、天眼[dibbacakkhu]: 看见远处近处粗糙、细微形像的能力。

 

八、漏尽智[āsavakkhaya-ñāña]: 减少与灭尽内心杂染之漏的能力。

 

上述八明的成就,惟有来自修定,我写下这份以念住呼吸为根本法门的修定入禅的扼要指南,意在于此。你如有志成就此中之善德,当把注意力转向修练你自己的心与意。

 

“念”或“念住”: 巴利文 sati ;英文 mindfulness。“念处”:巴利文 satipatthāna ;英文多译作foundation of mindfulness;   坦尼沙罗尊者则译作frame of reference:“参照框架”,即以特定框架锁定目标连续观察的意思。据尊者对中译者的解说,sati是指一种心理素质或能力; satipatthāna 是指确立念住的修练,共有四种。尊者在一篇开示中提到,佛陀把sati定义记忆的能力,以四念处阐明该功能在禅修中的作用[相应部48.10《根分别经》]: “何 念根?有此情形,一位圣弟子具念、高度精细,即便长久之前所作、长久之前所言亦能记忆、回忆。[以下四念处公式:]他连续在身内专注身 ── 精勤、警觉、念住 ── 平息对世界的贪与忧。他连续在受内专注受……专注心……专注心理素质[法]── 精勤、警觉、念住──平息对世界的贪与忧。”念住呼吸意指把呼吸牢记在心。每一次入息 、每一次出息,不忘观息……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专注[attention] 以间断性的片刻形式存在。你对某件事物的专注只能 持续极其短暂的片刻,若想连续保持专注,你必须一刻接着一刻地提 醒自己, 回返其上。换句话说,连续的专注 ── 能够观察事物随时间变化的那种 ── 必须把时短暂的专注连缀起来。这就是念 住的目的(见《定义念住》)。笔者认另一位林居导师阿姜索的解说亦具高度实用性:“想着一个目标,把它与心连接起来, 这本身就是 确立念住[satipatthāna]的动作[the act]。”类似地,阿姜李在《四 念处》中说:“念,是把心与它的目标连接起来的那条轴带。”

 

 

 

 

尊者阿姜李简传

 

阿姜李1906 年出生于泰国东北部乌汶府乡村。二十岁在本村寺院出家,开始了佛法教义与僧侣戒律的学习。他遗憾地发现,自己所在寺院的生活类似于泰国当时多数寺院,与佛陀教导的梵行生活相距甚远。他后来在自传中写道:“当时我们与其说是在奉行禅思的职责,不如说是在享乐:下棋、摔角、守灵时与姑娘们玩火柴逰戏……每读戒律课本,我心里实在不舒服。我对自己说:‘你若不想还俗,得离开这所寺院。’”

 

作此决定后不久,他碰巧遇见一位头陀僧,这位比丘的承传来自阿姜索·堪塔西罗(1861-1941) 与阿姜曼·布里达陀 (1870-1949) 确立的林居修行传统。阿姜李对他的言教与梵行方式印象深刻,于是步行出发找到阿姜曼,成了他的弟子。他跟随阿姜曼度过了两段密集禅修期: 一次是初遇那年在乌汶森林, 第二次是四年后在清迈的彻地伦寺。阿姜曼与阿姜索的言教在那个年代之所以独一无二,不仅在于他们指出涅槃之道尚存,而且为使弟子朝此目标进步,其训练方式也独一无二: 不仅包括了密集禅修,而且还对弟子的品格──其习性、价值观、观察力──作全面的重新教育。阿姜李在自传中写道: “与阿姜曼一起的那段生活对我极其有益,但也极其艰苦。我必须愿意重新学习一切……有时他训斥我,说我邋蹋,总不把东西摆在正确位置,但他从不告诉我什么是正确位置……要能跟他一起住,你必须有高度观察力,思考慎密。不能在地板上留下脚印,喝水、开门窗时不能出声。做每件事──包括挂僧袍、整理睡铺等一切琐事──都必须有条不紊。否则哪怕在雨安居期间,他照样把你赶出去。即便如此,你也必须接受,尽量发挥自己的观察力。”

 

“其它方面,譬如在坐禅与行禅的修习上,他对我作了全面训练,令我彻底折服。但我至多只在百分之六十情形下跟得上他。”

 

阿姜李的第二个训练期完成后,阿姜曼指点他去泰国北部丛林自行逰方修练。阿姜李至终走遍泰国每一个地区,及至缅甸、柬埔寨、印度。在阿姜曼的弟子当中,阿姜李是第一位把林居传统的禅法传授给泰国中部主流社会的头陀僧。1935年,他在东南海岸尖竹汶府一处墓地建立了克陇功森林寺; 1955年又在曼谷郊外湄南河口的沼泽地带建立了阿育王寺。他的弟子当中有比丘,也有来自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的男女居士。1957 年他被泰王室尊封为昭昆。阿姜李于1961年圆寂。

 

即便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阿姜李仍然定期入丛林隐居。再引他的自传:“我喜欢林居生活,它给了我多样的禅思主题……那里寂静无声,便于观察环境的影响。以野鸡为例:它若像家鸡一般懒散,要不了多久眼镜蛇与蒙鼠便会吃了它……我们人也一样:把时间耗在闲暇逰伴上,如泥中刀锄,容易生锈。若是在磨石与铁锉上不停地打磨,锈迹便无从长起。因此我们必须学会保持警觉……

 

“林居修行,使心获得自信。你学过的法,甚至你尚未学过的法,自会显现出来,因为自然就是导师。这就好比各国借以开发高能的世间科学: 那些发明与发现,没有一项来自书本,而是来自科学家们对自然规律的研究,那一切就显现在世间此地。至于法[Dhamma],它好比科学: 它存在于自然。我意识到这点时,便不再担心少习文本的不利。我回想起世尊和弟子们: 他们研究自然法,从中学习,没有人循照一本教科书。

 

“因此,我允许自己对经文有所不知。有的树夜眠日醒。有的树日眠夜醒。”

 

 见《法句经》20:“虽只背诵少许经典,然而如法实行,灭弃贪嗔痴,由警觉令心得善解脱,今世后世皆不执取:他得以分享沙门生活的利益。”

 

 

 

英译者前言

 

本书为一部有关心解脱的操作手册,所传内容非是一套费解的理论,而是以念住呼吸为起点的一门基本技能。

 

书中的言教来自阿姜李·达摩达罗(1906-1961),泰国最受推崇的佛教禅修导师之一。阿姜李是一位林居僧,即选择独居丛林、以禅修为梵行主题的比丘,因此他的言教来自个人的实修经验,同时也注意与佛教的标准教义相映证。

 

本书分两部分: 前一部分是有关呼吸禅定技能──这是阿姜李的专长──的基本指南,其中给出了他在梵行生涯的不同阶段发展出的两套方法。第二部分收录了他的十五篇开示摘要,解说禅修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你若想立即开始禅修,回头再补充细节,可以直接阅读方法二。反复细读七个基本步骤直至牢记于心,之后开始练习。要注意,特别在初始阶段,不要让外来的观点与讯息充斥内心。否则你可能在禅定中耗去过多时间找寻某些现象,却看不见实际发生的情形。本书的其余部分可待以后你有个别问题希望求解、或者你对自己在做的事想有个总体了解时再读,不过这两种情形时常重叠。

 

本书的目的在于提示一些可能性: 指点你过去可能忽视的地方,引荐你未曾设想过的途径。具体学到什么,完全与各人有关。不要强迫。不要因为书中未提到你的体验而困扰。不要因为自己没有书中讲述的体验而失望。

 

譬如禅相: 有些人有,有些人没有。它们与个人有关,对禅修来说并非真正必要。如果你有禅相的体验,则要学会明智地利用它们; 如果没有,则要学会善用你已有的其它体验。重要的是,牢记基本步骤,连续仔细观察。

 

禅修类似于木工、航海等任何的一门技能,自有一套术语,对初学者来说必定如密码般难解。使用本书的挑战之一,便是破解密码。部分难点在于,有些词汇本身属于外来语: 它们是巴利语即现存最早的佛教文献用语,并且附带着泰文的语义色彩。不过问题相对不大。这些词多数在文中已作注解; 书后的词汇表不仅对文中未注解之词给出了定义,而且对不少已注解之词作了补充说明。

 

一项更大的挑战,在于领会作者的视点。禅修中我们打交道的对象,乃是从内在体验到的身与心。阿姜李成年后的大部分时间在禅修中度过,对于从该角度观察身与心有着长期的经验,他的选词用字自然地体现了这一点。

 

例如,在提及呼吸或呼吸感时,他指的不仅是出入肺部的空气,而且指从内在体验到的、遍及全身的呼吸觉受[气感]。同样,身体的“元素”[dhātu]也非是指化学元素,而是指对能量性、温热性、润湿性、坚硬性、空间性、意识性的元觉受──也就是身体对内在觉知的直接呈现形式。要超越对这类术语的怪异感,惟有开始从内部探索你自己的身与心,对哪些词适用于你个人的哪类体验,有所领会。只有那时,这些术语才达到其原本目的──即作为提升你的内在敏感度的工具── 因为禅定的真谛不在于理解文字,而在于掌握那门引导你直观了解觉知之心的技能。

 

“能量性、温热性、润湿性、坚硬性”: 分别指风、火、水、地四元素或属性[四大;四界]。参见附录词汇表dhātu。其中风元素一般作轻动性解,本书英文版译作 energy [能量]。根据坦尼沙罗尊者对中译者的解释,这是因随着呼吸禅定的深入,可知体内有的呼吸层次实静态。呼吸一词的译解见方法二脚注。呼吸诸层次见《禅那》、《使呼吸更精细》、《直路》等篇中阿姜李的解说。

 

我们不妨把本书比作一份食谱。仅仅阅读食谱,即便了解了全部术语,也不能从中得着丝毫味感与养分。初学几步后知难而退,也同样白费时间。然而,你若能够一直学到底,那时便可以把书放在一边,享受自己的烹饪成果。

 

我希望这本书有助于你个人探索念住呼吸的善益。

 

坦尼沙罗比丘 ( 杰弗里·德格拉夫 ) 美国加州慈林寺

Thanissaro Bhikkhu (Geoffrey DeGraff )

Metta Forest Monastery PO Box 1409

Valley Center CA 92082 U.S.A.

 

 

中译者前言

 

阿姜李为泰国上座部佛教林居禅修传统中广受尊敬的杰出行者。他所传的呼吸禅定修法不仅引导初学者入定,同时藉培育觉受力增进明辨。他的禅定开示直接生动,有助于禅修者放松执取,提升心智,是不可多得的辅助读物。笔者翻译本书的原初动机是希望藉此深化理解,便于个人修练; 现有法友捐资助印,由慈林寺主持出版,供有志者参考。本书除转译英文版《念住呼吸》全书外,还收录了英译者坦尼沙罗长老推荐的另十篇禅定开示及阿姜李简传,它们分别摘自英译开示集《内在力量》及《四念处》。长老在中文版前言里微作变动以反映内容的扩增。

 

一部传授心解脱的禅修手册,如同一部解说游泳的技术指南,实在需要精通此道者才有背景作准确的译述,读者则必须藉着实修才能够渐次领悟文字的用意。英文读者有幸得到坦尼沙罗尊者的译本。尊者原籍美国,大学主修欧洲思想史,期间对佛教禅修发生兴趣。毕业后来到泰国,边教书边寻找可靠的禅修导师, 1976 年随阿姜李的大弟子阿姜放出家,在偏僻简陋的达摩萨地寺亲侍十年至师圆寂,呼吸禅法得其直传。据尊者回忆,他最初随阿姜放修习时,导师递给他一本小书──阿姜李的泰文版《念住呼吸》──就让他去后山坐禅了。尊者当年把这本书前后英译了三遍,在实修中揣摩破解其意。如他所说 :

 

“你必须亲自尝试,才能够懂得禅定指南中哪些部分需要按照严格意义理解[literally],哪些部分需要按照比喻意义理解[figu ratively]。”中译本则是在初稿的基础上反复修订而成。有些内容需要再三请教长老才得以勉强转述,这与中译者自身的禅定程度低下有关。笔者自知未完整体现原文的用意,请读者把本书当作一部试译: 有不准确造成障碍处,请读者原谅笔者的无心过失; 译文准确的部分,希望有助于读者把握呼吸禅定的实际操作。如想学有精专,除了参考禅定指南,按步实修外,笔者认为应当找机会亲自向尊者及其他精通此道的禅僧请教。随着禅定的进展,重读阿姜李的解说,常会有新的理解与启发。这也是笔者尊敬的几位资深禅修者的共感。我们顶礼为后人留下这份宝贵指南的阿姜李,也顶礼以慈心与耐心为我们解说的坦尼沙罗长老。作为林居禅修传统的承传者,他们的言教与践行榜样,令我们对佛教修证之道有信心。

 

熟悉佛教术语的读者可能对书中若干词汇的中译法不甚习惯。这非是译者志在求新,而是出于两方面考虑。一者英译版对某些巴利词汇的译法──例如 paññā ──有别于巴英辞典,并且不预设读者已熟悉佛教的专用词汇。笔者曾经对坦尼沙罗长老提及这一认知,长老答: 当年自己也注意到导师们的用词与标准译法不尽相同。笔者认为,对佛教核心术语的理解,终究应当站到实修者的角度上看,才比较符合原典的语境与旨趣[ context & purpose]。阿姜李与坦尼沙罗长老都是林居禅僧,书中言教的目的,非仅是依照文本作推演或评介,而是以自身的实修证量为背景,指点有志者掌握一门趋向灭苦的修练技能。他们的选词用字在笔者看来极具启发性与可操作性(无疑我们还得益于英译者语言的当代性),中译时应尝试予以表达,使其用意不至流失于标籖。二者文中若干佛教名词的古汉译──例如烦恼──其现代语意与巴利文英译有显著区别。以上两种情形下,即便有现成的译法,笔者仍选择忠实英文版,依文直译,希望在这部操作手册范围内减少阅读上的先入之见。其它的译法也在方括号中列出或以脚注说明。

 

书中的注解有三类。主文中的圆括号及内容为英文版原有。方括号为中译者附加,列出重要词汇的另译、原文、或简释。第三类是中译者在得到初步反馈后增加的一组脚注。其中少数安置较长的方括号内容,多数是对某些译法或文句的说明。一方面是回应反馈; 另一方面,笔者本人曾就英译本某些译法与操作请教过坦尼沙罗长老,考虑到读者在义理与实修上亦可能得益于他的解说,征得长老许可,把部分内容收录于脚注。如有转述不当处,完全是笔者的失误。

 

有四位华裔禅僧──美国慈林寺法住比丘与帕跋陀比丘、马来西亚宁心寺阿姜庆与信增比丘──曾经在阅读译稿后给笔者提供有益的建议。法住比丘与信增比丘还参照泰文版提出修正意见,在此特别致谢。初稿完成后曾与台湾曾银湖居士2000 年中译本《念住呼吸》作过对照,沿用了其中若干词语的译法,在此也向曾居士致谢。本书的出版得益于多位人士直接间接的协助,包括拜访慈林寺时给予关照的泰侨护法,评点文稿、捐资助印、联络印发等的诸位善人,笔者随喜他们的善行。

 

良稹

二零零八年四月

 


南传佛教:念住呼吸(上)《念住呼吸与禅定开示》 引言 ▎前行 ▎方法一 ▎方法二

正修行之路——禅密双修——有关观慧方面的指示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禅定


《宣隆大师传》《觉知生命的七封信》《南师所讲呼吸法门精要》全集


修证心得:《坐禅》节选(15)论呼吸


修证心得:《坐禅》节选(27)修行中呼吸的注意事项


修证心得:《坐禅之问答录》第04章 腹式呼吸 ①


修证心得:《坐禅之问答录》第04章 腹式呼吸 ②


修证心得:《坐禅之问答录》第04章 腹式呼吸 ③


修证心得:《坐禅之问答录》第04章 腹式呼吸 ④ (上)


修证心得:《坐禅之问答录》第04章 腹式呼吸 ④ (中)


修证心得:《坐禅之问答录》第04章 腹式呼吸 ④ (下)


做深呼吸


悠长的呼吸杀鼠—龙渊老汉的道力


如何做脊髓呼吸--节选自《脊髓呼吸--通向内在空间的旅程》


修行技术介绍:脊髓呼吸



广化律师故事:我当乡长的由来 ▎小龙女的故事 ▎黄袈裟的来由


龙树《中论》“缘起”释义


什么是中观?(全集)▎什么是唯识?(全集)


静坐问答(圣.给乐葩.辛格 作品)


白话《楞严经》全集


第陆篇 ▎第柒篇《禅的源头:达摩大师<血脉论>讲记》


124内在的菩提树 ▎125沙口那空城—他的相片 ▎126伟大的拳击者却是.▎127透过证知.《尊者阿迦曼传》


《宣隆大师传》《觉知生命的七封信》《南师所讲呼吸法门精要》全集


当代南传佛教内观禅修四大体系之对比性研究


《佛陀的女儿:上座部佛教大修行人的传奇心灵》全集(蒂帕嬷 Dipa Ma 女罗汉)


*          *




Sant Mat 常用词汇简释 (一 )


nirat(尼勒) ▎Surat(苏勒,也译苏拉特)---Sant Mat 常用词汇简释


实修技巧严选 合集(一)


灵性故事严选 合集一


实修理论严选 合集(一)


Sant Mat 灵性导师主题教言 汇集(一)


Sant Mat 灵性导师主题教言 合集(二)


《卡比尔诗选》全集


圣•给乐葩•辛格•马哈拉吉 故事集(一)


圣•给乐葩•辛格•马哈拉吉(视频) 故事集(二)


圣.给乐葩.辛格(Sant Kirpal Singh)开示 精华录(一)


《晨间谈话》全集


我如何遇见我的师父 全集


庆祝哈祖尔.巴巴.萨万.辛格诞辰164周年!附:哈祖尔故事四则


热烈庆祝巴巴.古林德.辛格.马哈拉吉(Baba Gurinder Singh,1954-至今)诞辰68周年!


热烈庆祝圣·嘉噶·辛格·马哈拉吉诞辰138周年 附故事二则


热烈庆祝圣·达善·辛格(Sant Darshan Singh)师父诞辰101周年!


《巴巴.吉传》全集 附:巴巴•吉故事三则


《明师》《生命的轮回》《死亡之谜》《人 !认识你自己》全集


《The Crown of Life 生命的桂冠》全集(2022年6月整理)


《修行的完美七要》《生命的桂冠——瑜伽研究》全集


《圣·瑞金德·辛格语录》《灵性渴望》《神圣的灵光》《灵性珍珠-致开悟的生命》全集


《圣.瑞金德.辛格的教理》《挚爱之所》《通过冥想赋予灵魂力量》


圣者的哲学 (上)


圣者的哲学 (下)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合一 溶入 融入 证悟 证知 了知 了悟教导汇集(2022年6月2日整理)


Sant Mat 关于 证知 教导汇集(续1)(2022年6月6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持名 教导汇集(续1)(2022年6月8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萨其·坎(Sach Khand)教导汇集(萨特·洛克 第五灵境 超梵天 灵魂 圣人)(2022年6月10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道成肉身 教导汇集(明师 圣人 神人 上帝 夏白德 纳姆 音流(2022年6月10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心智 教导汇集 续1(卡尔 夏白德 萨特古鲁 灵魂 圣人 注意力)(2022年6月12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灵魂 教导汇集(心智 注意力 眼中心 回撤 入内)(2022年6月16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朝圣 礼拜 教导汇集(明师 圣人 萨特古鲁 上帝)(2022年6月18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星光境 千瓣莲花 第一灵境 教导汇集(灵境 境域 回撤 入内)(2022年6月19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主 天父 至上意识 上帝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2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定 定力 专注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3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入内 回撤 死亡 活时死亡 活时修习死亡法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5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夏白德 音流 纳姆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6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相信 信靠 信仰 信心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8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祈祷 教导汇集续1(2022年6月29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眼中心 教导汇集续1(2022年6月30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注意力 教导汇集(2022年7月1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萨桑(萨特桑 Satsang)萨桑义 教导汇集(2022年7月2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爱 资料汇总(2022年7月17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接纳性 接受性 谦卑 教导汇集(2022年7月28日整理)


Sant Mat:专业打破修行的天花板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感官 教导汇集(2022年8月1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达善(Darshan 、Dashan,达显、达圣、达瞻) 教导汇集(2022年9月15日整理)


Sant Mat 常见词语中英文对照 简释  附:Sant Mat内在诸境域名词的翻译和释义


《灵性的芬芳》全集  (圣.嘉噶.辛格 作品)


静坐问答(圣.给乐葩.辛格 作品)


素食人生 The Vegetarian Way of Life  (素食者 素食主义 吃素 冥想)


┅┅


重发:《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全集


《与尤迦南达的对话》(全集)


重发:《超脱-跟随瑜伽大师尤迦南达去修行》全集


来自苏非的教导(一)


来自苏非的教导(二)


苏非的故事(一)


《鲁米诗选:爱的火焰》全集


《鲁米:在春天走进果园》全集


┅┅


那些实修者必须知道的专业理论知识(一)


《体光老和尚开示录》《广钦老和尚开示录》《静老说的话》全集


《坐禅》《坐禅问答录》全集


《缁门崇行录浅述》


《禅宗六祖与中国理学》《禅话》《南禅七日》全集


《花出青嶂》选章  《和颜爱语》全集


禅宗资料汇总(一) 《定慧初修》全集


《禅海微澜》《恒河大手印》《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全集


《宣隆大师传》《觉知生命的七封信》《南师所讲呼吸法门精要》全集


《天台宗纲要》《南怀瑾老师“静坐问答录”》《印顺导师与学员意味深长的对话》


《略论明心见性》《证悟与神通》《成佛的诀窍》《参禅日记》


《念佛如何得到一心不乱》《禅观正脉研究(白骨观)》《圆觉经略说》全集


《唯识与中观》全集


《竹窗随笔》全集一  《金刚经说什么》全集


《七十空性论》今诠  ▎《心经》略说  ▎《楞严经》解读


什么是中观?(全集)▎什么是唯识?(全集)


白话《楞严经》全集


《维摩诘经》讲记(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全集 (文殊问疾 不二法门 菩萨行 法供养)


┅┅


《大师在喜马拉雅山》全集


美赫巴巴的故事(一)


《寿命是自己一点一滴努力来的》&补遗篇(全集)


日本禅宗故事 (全集)▏有禅意的小故事(全集)


《海奥华预言》《 地球守护者》《看见真相的男孩》全集


《死亡好过一切》《去过天堂90分钟》 《再活一次,和人生温柔相拥》《我有死亡经验》


《影尘回忆录》《来果禅师自行录》《憨山大师的一生》《金山活佛》《虚云老和尚见闻事略》


《纯印老人故事》《心定和尚讲故事》《辨喜尊者传记》《回忆苏格拉底》《灵性故事合集》一


濒死体验(NDE) 濒死经历案例汇集 (一)


《死亡九分钟》 全集  《生命不死---精神科医师的前世治疗报告》 全集


《阅微草堂笔记》 全集一


《阅微草堂笔记》 全集二


《入门-古埃及女祭司的灵魂旅程》 全集


阿米三部曲:《阿米1:星星的小孩》《阿米2:宇宙之心》《阿米3:爱的文明》全集


《空谷幽兰》全集


《禅的行囊》全集


《寻访终南隐士》全集


《终南访禅——走进隐士的世界》全集


《密勒日巴尊者传》全集


濒死体验:《天堂的证据》全集


日本百岁老人的智慧:《活好:我这样活到105岁》全集


《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全集


《八万四千问》全集 宗萨仁波切


《藏密心要十讲》全集


大圆满心髓讲解(上)《藏密大圆满法选集》


大圆满心髓讲解(下)《藏密大圆满法选集》


《西藏生死书》全集


《甚深内义》全集


《灵心小史》全集


《贵人-堪布门色仁波切成就自他的一生》全集


《玛尔巴传》全集


《佛陀的女儿:上座部佛教大修行人的传奇心灵》全集(蒂帕嬷 Dipa Ma 女罗汉)


┅┅


《从修炼的角度讲述一切神秘现象的原理》全集


《老子他说》(全集)


《丹道修炼问答》《修真内景谈》《天仙金丹心法》《心法相映——丹道心悟卅年》全集


《陈撄宁仙学大义》《学仙必成》《邱祖秘传大丹直指》校注《余之求道经过--陈撄宁点评版》


《我说参同契》全集(上)


《我说参同契》全集(下)


《道家修真图详解》《黄庭经讲义》《陈老“所谓口诀不轻传”的原因》《口诀钩玄录》全集


《丹道见闻录》《庄子现代版》全集《丹道法诀十二讲》


《青衣江道长问答录》精华录(一)


《青衣江道长问答录》精华录(二)


《青衣江道长问答录》精华录(三)


《方术纪异》全集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音流瑜伽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