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显——渡流沙凌沧海 第一次西天取经的高僧(下)

谢瑞 音流瑜伽研究
2024-09-02

法显,后秦、东晋高僧,平阳郡人。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佛教革新人物,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





法显——渡流沙凌沧海第一次西天取经的高僧

 

作者:谢瑞

 

漫游中印

 

法显和道整连滚带爬地从小雪山下来,途经罗夷国、跋那国,然后东行三日到了印度河的中下游。

 

与上游陡峭的山崖相比,这里两岸是一望无际的冲积平原。法显二人坐船渡过印度河,来到一个名叫毗荼的国家。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民安乐,佛法非常兴盛。当地人听说法显是从万里以外的秦地远道而来,求取佛法,他们非常惊讶和钦佩,纷纷解囊相助,并且按照佛教仪轨招待法显和道整。

 

这样,法显和道整又得到了一些川资,然后继续向东南方向前进。一路上随处可见各种造型奇特的佛寺,尤其是朱木拿河两岸就有二十多座寺院。这些富丽堂皇的寺院在郁郁葱葱的草木之中显得美观庄严。

 

越往前走,佛法愈盛。特别是朱木拿河以西的天竺各国,所有君王都笃信佛教,供养众僧。有时国王还脱去王冠,和各位亲族及群臣,亲自到各处乞食。游方乞食后,和众僧一样坐在地毡上,恭恭敬敬地面对着上座,不敢坐在床座上。如来在世时,各位君王就是如此供奉佛祖 的,这种作法一直盛传不衰。

 

由摩头罗国向南,就属于中天竺的范围。这里的气候比起北天竺, 寒暑调和,没有雪霜,国家殷盛,民风淳朴。君王治国,不用酷刑,只罚其钱,对屡教不改者,也只是砍去右手而已。举国上下,均不饮酒,

 

不杀生,不食葱蒜,不养鸡,不养猪,不卖肉,不卖酒,若有违者,令其住到别处。目睹被治理得如此井井有条的国家,法显不由得在内心佩服这里君王的高明。

 

晚上,法显和道整住进了当地最大的舍利弗寺。这里由于国王敬重佛法,因此佛寺的各种供应非常周全,条件很好,戒律规矩也很严格。法显刚走进寺门,就有两个僧人迎了上来,帮他和道整拿行李,安顿之后,又替俩人打来洗脚水,涂抹脚油,送吃送喝,一切都是有条有理。最让法显吃惊的是,晚上睡觉之前,另一个僧人进来致礼后就问法

 

显和道整出家有多长时间,然后将他们俩人带到不同的房子。第二天法显发现道整住的房子条件远不如自己的好,问寺僧后方知这里对出家时间长的僧人特别尊重,因此所住的房子条件就好些。如此严格的戒律法显还是第一次见识,他在心里暗想,终于找到真正的佛门戒律了。

 

第二天一大早,法显和道整就起来参观这座寺院,只见舍利弗塔和大目连、阿难塔耸立其中,绿草满园,花香四溢。他俩恭敬礼拜,赞叹不已。

 

在舍利弗寺,法显二人住得舒坦自在,可他们伟志在胸,又怎能满足于在此享福而停滞不前呢?于是,在一个晴朗的早晨,他们告别了舍利弗寺热情而周到的寺僧,又朝东南方向进发。

 

走出山门,映入眼帘的是恒河冲积而成的茫茫平原。这平原一望无际,绵延四五千里,直至南海。因此在这里行走,比起前边的渡沙河、越葱岭来说,法显和道整简直就觉得是一种享受。不知不觉他们俩就来到了僧伽施国。

 

进入僧伽施国后,法显二人首先瞻仰了该国的龙精舍和火境寺,因为恰逢夏坐日将临,他俩便在龙精舍结夏安居。

 

夏坐结束后,法显二人又朝东南方向行进。走了整整两天,他俩来到了绕夷城。离城大约六七里的恒河西岸,有一座高塔,是佛当年为弟子们讲经说法的地方,法显的耳畔似乎听到了佛在说:“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四句话是法显早在《金刚经》中读过的,如今亲临佛讲此妙义的地方,法显倍感亲切,不由得在塔前多拜了几拜。

 

然后,法显二人途经沙祗大国,进入拘萨罗国境内。在该国舍卫城的南面,有个祗园精舍,吸引了法显二人。

 

听说法显二人是从遥远的东方来的,一位年长的僧人便非常耐心的向他们介绍这精舍的来历。原来这精舍又叫祗树给孤独园。相传古印度舍卫国有一长者名叫须达多,平生乐善好施,常以财物周济贫弱,故得善名“给孤独”。一日须达多长者至王舍城为其儿子求婚,寄宿删檀那长者家中。这位长者中夜而起,庄严房舍,营办供养,须达多异常惊奇,

 

疑其将请国王或是有结婚大典。一问才知道,原来是要请佛来此说法。当时须达多长者信奉外道,一闻佛名,顿生惊怖。删檀那长者便为其备述佛之功德。次日闻佛说法,须达多一下子心开意解,善根发现,证得初果,于是他邀请佛光临舍卫国。佛问有无精舍,须达多说:“如见垂顾,便当营办。”这样,佛便接受邀请,并派弟子舍利弗随同长者前往舍卫城,择地选址。偌大舍卫城,只有太子祗陀之园方广严洁,可容佛僧。须达多亲往议买,太子开玩笑说,若将黄金布满园地,就可售卖。长者便回家运金,果然是黄金铺地。太子深受感动,也想作一功德,便称园中树木根部黄金未能铺上,所以园虽卖出,但树仍属己。他将园中树木也献给佛。于是这一园林便称为祗树给孤独园。以后园中又建立了房舍殿宇,故也称祗园精舍。

 

老僧人见法显二人听得津津有味,便接着说道:“世尊曾经在此住过二十五年,因此来这里朝拜的人非常多。老僧我自小出家,就一直在此精舍,还从未见过汉地僧人来到这里。你们可算是真正的稀客哟。”

 

听到这里,法显不由得想起自己六年前和志同道合者结伴游历佛 国,可有的提前返回汉地,有的不幸中途离世,而今来到佛生前住过的地方,只有自己和道整二人,内心不禁悲怆起来。

 

由于佛当年在祗园精舍住过二十五年,因此,精舍的周围留下了不少佛的足迹。法显二人自然不愿放弃任何一处,他们参观了佛为五百盲人说法使他们重见光明的得眼林和毗舍母精舍、影覆天寺、九十八僧伽蓝等等。

 

再往东走,就是迦维罗卫国。

 

迦维罗卫国是佛的故乡,圣迹很多,最著名的是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处。法显置身于佛祖当年生活过的空间,感受着佛陀当年生活的轨迹, 深为释迦牟尼放弃太子之位和荣华富贵,甘愿舍身寻求真理的精神所折服。每到一处,他们都虔诚礼拜,恋恋不舍。

 

从佛生处向东走,有个蓝莫国,这里的国王也是虔诚的佛教徒。佛灭后国王亲自到佛的涅槃处,请回一份佛舍利归国,然后造塔收藏并供养。说来也怪,此塔旁边有池,池中有龙,时常守护此塔,并且日夜供养。后来这里遭劫荒芜,却有群象常常来此,以鼻取水洒地,取杂花异香供养佛塔。后来外国的一位僧人观此情景,深受感动,便在塔旁建 寺,日夜守护宝塔。

 

置身佛国,法显情绪高涨。他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拜谒每一处圣迹,最兴奋的是他们来到佛国检校律藏的地方。

 

这地方叫毗舍离城,是释迦牟尼佛生前最后停留过的地方,释迦牟尼佛就是离开这里去拘尸那揭罗城涅槃的。法显和道整心情沉重,深为不能亲自聆听佛的教诲而惋惜,但能瞻仰佛的足迹,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最好的慰藉。

 

突然一座高大雄伟的白塔映入眼帘,法显二人立即来到塔前,如礼跪拜。就在法显起身之际,恰好发现一位身穿袈裟的老僧正在不远处注视着自己。法显立即双手合十,用十分流利地天竺语与老僧打招呼,当老僧人得知法显是东土僧人来此求法时,马上招呼二人进屋就坐,让一个小沙弥送来当地最好的水果招待法显二人。法显顾不得品尝美味,便开门见山地问起这座白塔的来历。

 

老者说:“在佛涅槃后一百一十年的时候,毗舍离城的一些僧人远离佛法,谬行戒律,他们在接受布施时收受金银财宝,做了违背佛法的十种事情,还强词夺理,说这是遵循佛当年的教诲,并且还用佛的语言加以证明。于是长老耶舍便集合六百九十九名佛教徒辩论,最后消除谬法,宣明圣教,依照戒律,断定那些僧人所为是违背佛法的。这就是佛教史上最著名的‘七百结集’。为了纪念这次结集,明确佛教戒律,特建此塔。”

 

听到这里,法显喜出望外,双手合十接着说道:“感谢长老的耐心介绍,只是汉地尚无比较完备的戒律,望长老开恩,能赐给我们一些佛国戒律方面的典籍,以弥补汉地律藏甚少的缺憾。”

 

老僧人会意地点了点头,情绪有点激动地说:“你们不远万里来到佛国,为求真经历经磨难,实乃开天辟地之壮举,功德无量啊!敝人深受感动,为了使佛法能在遥远的东方发扬光大,让汉地人民也能承蒙佛法加被,我愿尽力。只是这里佛经没有现成的,都是师徒口耳相传,若您不嫌麻烦,我可将所学经典,口述出来,让这里的小沙弥帮你记录。”

 

法显一听,自然十分高兴。于是,长老叫来一位年轻僧人,拿来笔和贝叶作记录。因为当时印度还没有纸张,佛经均写在贝叶上,然后装订起来,这就是“梵夹”。数日后,法显和道整接过这些梵夹,如获至宝,谢过寺主以后,又朝东南方向进发了。

 

法显和道整怀着前所未有的满足感,继续寻找、朝拜佛陀的圣迹。他们来到摩竭提国,这里的佛教名胜有十七处之多,法显一一拜访。最使他难忘的是释迦牟尼佛为寻求人生的真谛,在伽耶城苦修六年,然后在该城北四里处的贝多树下终于成道的地方。

 

法显虔诚礼拜之后,还特意拣起树下的贝树叶子,他祈求佛祖能保佑自己早成正果,更祈祷佛祖能成全他的佛国之行,从而使汉地人民也能圆满承接佛法之甘露。接着他们二人又朝拜了佛转法轮处等地。

 

法显去天竺国,本来为了寻求戒律,可佛国几乎走完,只得到了些感观上的东西和极少的佛经,为了弥补缺憾,法显又返回摩竭提国的巴连弗城,在这里的摩诃衍僧伽蓝得到一部律经,这就是《摩诃僧祗律》。因为这里还有许多师徒相传的经典,法显一时难以掌握,便在此住了下来。通过三年的学习,法显不但得到了《萨婆多众律》、《杂阿毗昙心论》、《阿含经》、《方等般泥洹经》、《摩诃僧祗阿毗昙》等诸多经典,而且为后来回国后的佛经翻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梵文基础。道整和法显一同学习梵语,抄写佛经,看到佛经已经抄完,便告诉

 

法显说他来到佛国后,看见这里沙门法则井井有条,众僧威仪令人肃然起敬,慨叹秦地众僧戒律残缺,发誓从今以后直到成佛都不愿离开这块佛教圣地,以便日后不再降生远离佛国的边地,所以留在中印度不再回国。

 

法显看着道整,表情极为复杂。他不由得回想自己的求法同门数十人,可走的走,亡的亡,连道整这位和自己相伴时间最长的唯一知己, 也要离开。这怎能不让法显潸然泪下呢。

 

过了一会儿,法显语气沉重地说:“道整贤弟,你和其他几位弟兄为了助我亲赴佛国寻求律典,尽了最大的力,数十年来,你为此风餐露宿,历经磨难。从感情上说,我不愿离开你,咱们在此共同修法证成佛果,何尝不可。可当初我决心要使戒律流通于汉地,而今我们已经获得这些朝思暮想的经典,不带回故国,有违初衷。再说也对不起慧应和慧景的在天之灵啊。”

 

听到这里,道整也眼圈发红,哽咽着说:“既然师兄心意已决,我只求佛主保佑师兄,一路顺利了。”

 

第二天一大早,法显在道整的依依惜别中,背负佛经,孤身一人, 沿着恒河之水顺流而下。

 

游师子国

 

在印度大陆的东海岸边,有一个国家叫多摩梨帝国(即今加尔各答一带)。

 

这里,气候湿润,土地肥沃,人民富裕。佛法也十分兴盛,光僧伽蓝就有二十四座之多,每个寺院都有不少僧人居住,香火也很旺盛。对待千里迢迢来此求法的法显大师,寺僧们非常崇敬,而且热情备至,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事业上均给他以尽可能的帮助。

 

法显在此除对原来所取得的经典进行认真整理之外,还搜集到其它一些经典和各种佛、菩萨的画像。由于许多经典和画像都是绝无仅有的孤本,法显只得亲自抄写和临摹,法显的绘画技艺也因此而大有长进。这样,法显在此又住了两年。

 

一天,有一艘商船要去师子国(即今斯里兰卡)。法显早就听说过那里佛教兴盛,高僧辈出,胜迹遍地,经典极多,所以他也很想亲身巡

 

礼一次。于是,他立即与船主协商妥当,便携带从印度大陆搜集而来的经典和佛像,登上了商船。

 

起锚之后,船借季风之势,一直朝西南方向航行。法显从小生活在内陆,从未见过大海,当船离开码头驶入大海之后,法显伫立在船头, 情绪极为高涨。他想,接纳百川,不拒细流,然后才有这一望无际的大海。佛法亦如大海,自己虽然历经艰辛获得了这些佛典、佛像,但比起佛国法海来说,这只是一支细小的溪流,他不由得慨叹起个人力量的微薄。他暗暗发誓,一定不能让这支细流在半途上干涸,而要为汉地佛法大海的形成,作出自己的贡献。

 

经过十四个昼夜的航行,法显来到师子国。这是一个岛国,四周有大小不一的小岛环绕,景色秀丽,气候宜人。更让法显感到新奇的是, 这里没有四季分别,人们可以随着自己的意愿播种各种作物,不像家乡有固定的收获和播种的时节。

 

在当地人的指点下,法显来到一座寺院,这里人称之为无畏山僧伽蓝。听寺僧介绍说,这座僧伽蓝是为了纪念佛来此度化恶龙而修建的, 寺旁有一座高四十尺的大塔,就是在佛当年度化恶龙时踩过的脚印上修建的。法显来到塔下,只见塔身用金银镶嵌,众宝装饰,其气魄绝不亚于佛国的名寺。寺中有一个青玉雕成的佛像,有二丈多高,通身七宝炎光,威严无比,右手掌中那一颗宝珠,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发光,更增添了几分华贵与庄严。

 

法显离开汉地已经有十多年了,无论是体力还是精力都不能和初至天竺时相比,法显明显地感觉自己老了。这也难怪,数十年来,法显四处奔波,艰辛无比,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怎能不使身体受到损害,更何况法显已是七十岁的老人了。

 

来到师子国后,法显常常被一种无名的孤寂所折磨,尤其是晚上, 这种感觉更加明显,使他难以入眠,可身边只有一盏孤灯相伴。昔日朋友,业已离散,所接触的人都是素不相识的异国人。举目四望,山川草木也没有一处是熟悉的。

 

这天,法显起来得特别早,他在自己落脚的寺院里漫步。心里琢 磨:“这时,长安该是数九寒天了,可这里虽然穿着单衣还暖暖的,何时才能回到那个四季分明的国度呢?离开长安这么多年了,不知那里发生了什么变化,长安的佛教事业发展如何……”

 

走着,想着。法显的思绪已经完全回到了遥远的北方故国。不经意间,他已来到玉佛像前,忽见一位商人用一白色绢扇供养佛像。法显倍感亲切,因为这绢扇只有家乡晋地才出产。回想自己漂泊异域十载有 余,而今孤苦伶仃,归期难测,睹物思乡,法显不由心里凄然,泪如雨下。

 

可上前寻问,才知这把绢扇是从天竺辗转而来。这更增添了法显的乡愁,因为这说明,师子国与汉地的来往很少。面对茫茫大海,法显只能翘首以盼,等待回归的船只。

 

与此同时,法显继续朝拜这里的佛教圣地,搜寻有关戒律方面的经典。

 

离王宫不远处,有一精舍,它是专为供养佛齿而兴建的。这佛齿是师子国的国宝,历来为世界所瞩目。至今佛牙依然安置在斯里兰卡中部第一大城市——坎迪市的佛牙寺。

 

法显来到佛牙寺,只见供奉佛齿的精舍,七宝装饰,富丽异常。法显如法礼拜之后,便和一位年长的寺僧攀谈起来。老者听说法显是从遥远的东土汉地而来,更加热情了。他钦佩法显舍身求法的精神,便开口说道:“我是这里的主持,还从来没有见过东土汉地的僧人,您让我开了眼界。不知大师有何相求,我会尽力帮助的。”

 

法显合十致礼,说道:“长老,贵寺庄严无比,华美超凡。足见师子国人民信仰之虔诚,您是否能具体讲给贫僧听听。”

 

老住持不无自豪地说道:“是啊,师子国自建立以来,从没有饥荒丧乱。上到国王,下到百姓,全都笃信佛法。寺院里珍藏很多稀世之 物,尤其是摩尼宝珠,更是无价之宝,比王宫所藏还要丰厚。有一次, 国王来到敝寺库里参观,见摩尼珠即生贪心,欲夺取之。三日之后,方悟自己贪心太大,就立即来到寺中,反省自己的过错,并在佛前发

 

誓:‘愿僧人建立制度,从此以后,不要让国王进入寺库观看;比丘出家四十年后方可入库参观。’从此,居士、长者、商人纷纷前来供养, 使敝寺声望更高。法显大师您不远万里,来到这儿,不想亲自目睹一下这里的宝物吗?”

 

法显当然求之不得,便随着老住持参观了佛齿寺的寺宝。他不由得赞叹道:“如此精美的宝珠,贫僧还从未见过,我要把自己亲眼看到的这些,介绍给自己的国人,让他们知道这里的一切。”

 

老住持接过话题说道:“大师为了寻求佛法,吃了那么多苦,实乃佛门之壮举,今日来到这里,就是敝寺的造化,所以送上两粒宝珠,以表老僧的敬佩之心,还望大师笑纳。”

 

法显万万没有想到,素不相识的老住持会如此大方,便急忙说道:“法显不敢有此奢望,能一饱眼福就三生有幸了。”

 

老住持态度坚决地说:“佛门本一家,大师不必客气,再说我送你两粒的意思是,一颗归你,可在你十分困难时,解决燃眉之急。另一颗让你带回去,让遥远的东方汉地人,也知道大海里有个师子国,那里有个佛齿寺就行了。”

 

恭敬不如从命,法显接受了宝珠。

 

时光如梭,转眼间,法显在师子国已呆了好几个月了。听佛齿寺的老住持说,近日有迎奉佛齿大典。

 

三月十五日,法显大师随着众僧来到城中的佛齿精舍,参加佛齿迎奉大典。僧人们取出佛齿,置于车上。此车用七宝装饰,华丽无比。众僧跟在后面,边走边念诵佛经。队伍的前排有一头大象,上面骑着一个人,身穿国王的衣服,但他不是国王。两旁的僧俗四众,情绪高昂,纷纷向中间投来鲜花和彩带,并随着诵经队伍向前移动。

 

象背上的人突然在一阵猛烈的鼓声之后,大声呼道:“菩萨曾修苦行,不惜以身命布施,抛弃娇妻幼子,将己眼施给盲人,割下己肉喂鹰以救鸽子之命,舍身母虎,以使幼虎不失去母爱。如是种种苦行,救度众生,故而证得佛果。成佛在世,四十五年,说法教化,令不安者安, 不度者度,众生缘尽,乃人涅槃。涅槃以来,一千四百九十七年,众生长悲,十日之后,佛齿当出,至无畏山精舍。国内道俗欲植福者,各各平治道路,严饰巷陌,兴办众花异香、供养之具。”

 

骑象人说完,众人哗然。

 

十日后,佛齿乃出。法显随着僧俗人流瞻仰佛齿,他除了虔诚地礼拜之外,还在心中默默祈祷能保佑自己回归顺利。

 

光阴荏苒,法显在师子国一住就是两年。在此期间,他除拜访了师子国各个寺庙,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外,不忘寻求佛典的使命,最终求得《弥沙塞律藏本》、《长阿含》、《杂阿含》和一部《杂藏》,这些都是汉地所没有的。

 

归国译经

 

在师子国得到上面所说的经典后,法显听说近日有一条商船要向东土方向航行,于是,他将从天竺得来的经像和新得到的佛典打点在一 起,登上了商船。

 

这条船是开往耶婆提(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或谓爪哇)的, 船上共有二百余人,这在当时来说,已是大船了。为了防备意外,大船后还系了一条小船。开始两天,在季风的帮助下,船行如飞。法显心情舒畅,因为他终于踏上了归程。

 

法显坐在甲板上,举目四望,只见蔚蓝的天和蔚蓝的海在天际间连成一片,分不清哪是海,哪是天。不时飞过的海鸟,发出欢快的叫声。法显心想:人如果像鸟一样,长上翅膀该多好,这样自己就能早日回到那个朝思暮想的国度。

 

第三天,大风骤起,巨浪滔天。商船随着波涛上下颠簸,左右摇晃。突然“咚”的一声之后,喧哗声四起,人们惊慌失色。紧接着船身后部的几个人大喊:“船漏了!”继而海水涌了进来。

 

几个最先发现进水的人,慌忙跳进大船后的小船。其他人也蜂拥而至,几个偏离方向的跳船者不幸掉进海里,随即被浪花吞没。小船上的人怕人多了无法逃命,便割断连接大船的绳子,两只船瞬间被海浪隔得很远。

 

船老大见势不妙,大声嘶叫道:“船触礁了!要命的,就赶快把自己带的笨重物品抛下去,要不然,大家将同归于尽!”听到喊声,人们纷纷朝大海抛弃自己的东西。

 

法显也将自己携带的澡罐和用以防身的器物扔向大海。只剩下装满佛典的箱子了,法显不忍心抛弃,又怕死里逃生的人过来强行抛弃,便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呼唤已经归命的同伴慧景、慧应的名字, 祈求保佑。法显心中默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我千辛万苦求得佛法, 愿威神归位,使我和这些佛典能顺利到达目的地。慧景、慧应贤弟,当年你们助我西行,后来为此献出了生命,如今我们已经获得圣典,求二位贤弟在冥冥之中助我回归顺利,从而使佛法能在咱们汉地发扬光大。”

 

不知是船上重量的突减,还是法显的祈求显灵,船终于被水手暂时堵住了漏洞,法显携带的佛经、佛像保住了。

 

大风持续刮了十三个昼夜,最后将船刮到一个岛上。退潮之后,水手补塞了漏洞,商船又继续前进了。

 

听船上的人说,海上的强盗很多,如果遇上了,就没有了生命安 全。大海漫无边际,分不清东西南北。晴天时,船以日月星辰来辨认方向;阴雨天时,船随浪漂,只有等天晴后,才拨正方向继续前进。如果触上暗礁,大家就没有活路了。

 

这样一直航行了九十多天,才到了耶婆提国。这个国家崇信外道, 特别是婆罗门教更为兴盛,但佛法却根本谈不上。

 

法显在耶婆提国住了下来,以等待去往东土的顺船。五个月后,终于盼来了一艘可以乘坐的商船。此船的大小和上一个船大小差不多,乘客也有二百多人。船上备有五十天的口粮,四月十六日正式出发。

 

商船朝着广州方向航行,一个多月后的一天夜里,突然下起暴雨。狂风怒涛几乎要将船掀翻,乘客们非常惶恐,而法显则虔诚称念观音圣号,祈求保佑。天亮后,几个婆罗门在一旁议论:“坐此沙门,才使我们受此大苦,应当将这个不吉利的老家伙扔到海里,我们不能因为他而遭到厄运。”说着他们便准备动手。

 

法显身旁的一位居士说:“你要扔他,那把我也扔下去吧!不然就把我杀了。你如果把这个和尚扔了,我到了汉地就向国王告你。汉地国王敬信佛法,十分尊重和尚。”听到这里,那几个人都很害怕,他们再不敢说要把法显扔下去了。

 

此后天气一直不好,舵手无法看清方向,耽误了许多时间。预计最多只有五十天的航程,可航行了七十天后,还不见商船靠岸。船上的干粮和淡水用完了,大家只能喝海水吃海草维持生命。舵手想尽各种办法以调整方向,企图朝西北方向行进,以寻找海岸。

 

到底船漂到了什么地方,至今没有定论。1971年,墨西哥史学家苏里士认为,中国东晋高僧法显为发现美洲的第一人,并以古代刻石为 据,指出法显当时乘船漂泊到了美洲,登陆的地点是墨西哥的阿卡布吉港。此后又有许多人著书立说,证明法显的确航行到了美洲。不过我们这里还是按传统的观点继续讲述法显的故事。

 

且说法显一行又经过十二个昼夜的航行,终于找到了陆地,商船如获救星,立即靠岸抛锚。上岸后,法显心里才稍微安稳了下来。这天他忽然发现有一种叫作藜藿菜植物,不禁喜出望外,因为他据此可以知道自己终于回到了汉地。同行的人有的说还未到达广州,有的说已经过了广州,法显也不清楚。想打听一下,又找不到个人影。于是他们便坐上小船进入海湾,想找人问明到底来到什么地方。

 

找到两个猎人,法显简单地自我介绍后,说明情况。猎人十分热情地告诉法显,这里是青州长广郡(在今山东省即墨县西南)的牢山(今崂山)南岸。

 

长广郡太守李嶷,崇敬佛法,听说有和尚拿着佛经佛像乘船渡海而来,马上带人来到海边,迎接经像回郡。船上其他人从牢山附近置办了一些路上所需物资后,便向扬州方向去了。法显则被青州刺史刘道怜邀往彭城(今江苏徐州)。

 

法显在彭城期间,得到了非常周到的照顾,怎奈年事已高,身体一时还恢复不了。由于身体不适,法显躺在床上的时间相对多了,可那万千的思绪却并不因为躯体的躺倒而停息。他思念朋友,呼唤着业已离开人世的慧景、慧应的名字,又为得不到道整的消息而痛心。他想起自己当年从长安出发时,一行五人,而今孤苦伶仃,顾影自怜。他多么想回到长安,看望一下昔日的师长,亲自目睹长安的变化,尽早开始翻译带回来的经典……

 

这一天,刺史刘道怜亲自前来看望法显,非常真诚地说道:“大师为了弘传圣教,屹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罪,现在已如愿以偿。刘某恳请大师留在彭城,享一享清福,安度您的晚年吧!”

 

法显合十致礼,口中说道:“刺史的一片盛情,贫僧非常感激。只是重任在前,时不我待!贫僧还想在有生之年,将所求经典翻译出来, 以充实汉地佛门之律仪与戒规,弥补昔日之不足,让无上佛法在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发扬光大。”

 

“大师的宏愿实让刘某感动,只是您的身体还未恢复,等您身体好转后,刘某一定为您实现大愿而竭尽全力。”

 

虽然刺史刘道怜嘴上答应得畅快,无奈这里难以找到译经方面的得力助手。法显便在身体好转后离开青州,南下到当时的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

 

在法显南下的同时,一位天竺僧人佛陀拔陀罗也来到了建康,住在城内的道场寺。

 

东晋义熙九年(413)秋天,法显抵达建康。刚一落脚,就被当时提倡译经的江南大师慧远迎请到道场寺。

 

说来真巧,当年在张掖加盟法显求经行列的宝云,也辗转来到道场寺。法显在佛陀拔陀罗和宝云的帮助下,立即开始译经,几年间便陆续译出:

 

《摩诃僧祗律》四十卷。此为印度大众部所传持的戒律,译出成为中国律学要典之一。

 

《大般泥洹经》六卷。此为大乘《涅槊经》的初译。

 

《杂阿毗昙心》十三卷。此为印度佛教名著之一,与南朝宋僧伽跋摩等译的《杂阿毗昙心论》为同本异译。《僧祗比丘戒本》一卷。

 

《杂藏经》一卷。此经与《鬼问目连经》(后汉安世高译)、《饿鬼报应经》为同本异译,但文理稍别。

 

《方等泥洹经》三卷。

 

以上共六部六十三卷,译文十分朴素,十分传真,别具一格。

 

与此同时,法显还写了一本《佛国记》,记述了自己从长安出发到返回汉地的十五年间所游历的近三十个国家的所见所闻,其内容不但有佛教的分布与流传,而且还包括西域、中亚、南亚、东南亚各国的政 治、经济、军事、文化、地理、交通、风土人情等许多方面,其影响远远超出了佛教范围,成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颗明珠,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现已翻译成英、法、日、德等多种文字,被列为世界文化名著之一。

 

自从开始译经以来,法显颇感老之将至,时不我待,所以他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夜以继日,不弃寸阴。可岁月却毫不留情,转眼间,他已是八十多岁的高龄了,虽然勇气犹在,热心不减,但毕竟精力衰退,行动日益不便。弟子们都十分担心,法显自己更是心急如焚,看着那历尽艰辛从西天取回的经典尚未译完,他恨不得再年轻十岁。但法显毕竟是虔诚的佛教徒,他知道缘法定数是不可违逆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越来越感到自己今生的因缘就要尽了。

 

恰在这时,东晋王朝内部发生了动荡,一场改朝换代的战乱一触即发,建康城人心惶惶,许多人都纷纷逃离京师。法显的译经事业正在紧张地进行,可时局动荡,日甚一日,弟子们只好劝法显离开这里。法显本来就对京城闹市不感兴趣,特别是饱经风霜之后、往他土之前,他更喜欢清净自守,与佛典为伴,淡泊度日,远离尘嚣,何况这时京师形势又如此险恶,于是,他与弟子们商量决定,前往当时局势比较安定的荆州。

 

溯江而上,一路艰辛,法显等人终于来到了荆州,住进了江陵的辛寺。这里的房舍并不太多,寺域也不很大,但青草遍地,奇花处处,古树葱郁,溪水环绕,景色秀美宜人。法显十分喜欢这里,不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可梵夹尚未打开,法显的身体却一天不如一天。南朝宋景平元年(423),一代大师终于在江陵辛寺趺坐而寂,终年八十六岁。

 

法显从印度取回的梵本佛典《长阿含经》、《杂阿含经》、《弥沙塞律》和《萨婆多律抄》等约近百卷,均未来得及翻译,其中大部分后来又由他人翻译成汉语,也算是对法显在天之灵的慰藉。

 

本文摘录自《中国古代高僧传》



法显——渡流沙凌沧海第一次西天取经的高僧(上)


东汉二高僧:摄摩腾尊者  竺法兰尊者


唐太宗与佛教


盘点去过弥勒内院的几位高僧的故事


维摩禅祖师——傅大士的故事


佛学典故:“马鸣菩萨”称谓的来历


深入龙宫的大师--龙树祖师




*          *




Sant Mat 常用词汇简释 (一 )


实修技巧严选 合集(一)


灵性故事严选 合集一


实修理论严选 合集(一)


Sant Mat 灵性导师主题教言 汇集(一)


《卡比尔诗选》全集


圣•给乐葩•辛格•马哈拉吉 故事集(一)


圣•给乐葩•辛格•马哈拉吉(视频) 故事集(二)


圣.给乐葩.辛格(Sant Kirpal Singh)开示 精华录(一)


《巴巴.吉传》全集 附:巴巴•吉故事三则


《明师》《生命的轮回》《死亡之谜》《人 !认识你自己》全集


《修行的完美七要》《生命的桂冠——瑜伽研究》全集


《灵性的芬芳》《素食人生》《神秘主义的秘密》全集


《圣·瑞金德·辛格语录》《灵性渴望》《神圣的灵光》《灵性珍珠-致开悟的生命》全集


《圣.瑞金德.辛格的教理》《挚爱之所》《通过冥想赋予灵魂力量》


┅┅


《超脱-跟随瑜伽大师尤迦南达去修行》全集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全集


《与尤迦南达的对话》(全集)


来自苏非的教导(一)


来自苏非的教导(二)


苏非的故事(一)


《鲁米诗选:爱的火焰》全集


《鲁米:在春天走进果园》全集


┅┅


那些实修者必须知道的专业理论知识(一)


《体光老和尚开示录》《广钦老和尚开示录》《静老说的话》全集


《坐禅》《坐禅问答录》全集


《缁门崇行录浅述》


《禅宗六祖与中国理学》《禅话》《南禅七日》全集


《花出青嶂》选章  《和颜爱语》全集


禅宗资料汇总(一) 《定慧初修》全集


《禅海微澜》《恒河大手印》《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全集


《宣隆大师传》《觉知生命的七封信》《南师所讲呼吸法门精要》全集


《天台宗纲要》《南怀瑾老师“静坐问答录”》《印顺导师与学员意味深长的对话》


《略论明心见性》《证悟与神通》《成佛的诀窍》《参禅日记》


《念佛如何得到一心不乱》《禅观正脉研究(白骨观)》《圆觉经略说》全集


《唯识与中观》全集


《竹窗随笔》全集一  《金刚经说什么》全集


《七十空性论》今诠  ▎《心经》略说  ▎《楞严经》解读


┅┅


《大师在喜马拉雅山》全集


美赫巴巴的故事(一)


《寿命是自己一点一滴努力来的》&补遗篇(全集)


日本禅宗故事 (全集)▏有禅意的小故事(全集)


《海奥华预言》《 地球守护者》《看见真相的男孩》全集


《死亡好过一切》《去过天堂90分钟》 《再活一次,和人生温柔相拥》《我有死亡经验》


《影尘回忆录》《来果禅师自行录》《憨山大师的一生》《金山活佛》《虚云老和尚见闻事略》


《纯印老人故事》《心定和尚讲故事》《辨喜尊者传记》《回忆苏格拉底》《灵性故事合集》一


濒死体验(NDE) 濒死经历案例汇集 (一)


《死亡九分钟》 全集  《生命不死---精神科医师的前世治疗报告》 全集


《阅微草堂笔记》 全集一


《阅微草堂笔记》 全集二


《入门-古埃及女祭司的灵魂旅程》 全集


┅┅


《从修炼的角度讲述一切神秘现象的原理》全集


《老子他说》(全集)


《丹道修炼问答》《修真内景谈》《天仙金丹心法》《心法相映——丹道心悟卅年》全集


《陈撄宁仙学大义》《学仙必成》《邱祖秘传大丹直指》校注《余之求道经过--陈撄宁点评版》


《我说参同契》全集(上)


《我说参同契》全集(下)


《道家修真图详解》《黄庭经讲义》《陈老“所谓口诀不轻传”的原因》《口诀钩玄录》全集


《丹道见闻录》《庄子现代版》全集《丹道法诀十二讲》


《青衣江道长问答录》精华录(一)


《青衣江道长问答录》精华录(二)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音流瑜伽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