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题组每多1人,博士毕业后找到高校教职的概率下降24%

整合 谷粉学术 2024年08月31日 08:19



课题组越大,博士生毕业前景越差!
2024年8月21日,发表在Science 上的文章“Larger teams worsen academic career prospects”显示,随着科研团队的壮大,新博士毕业生获得终身教职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离开科学界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女性和国际研究人员。
这或许不同于我们以往的认知,选择规模更大的课题组,不应该是成果越多越有收益吗?

据悉,一项新研究指出了一个主要因素:研究团队规模不断扩大,从1970年平均每篇论文1.8位作者增加到2004年的3.6位作者,增长了一倍。
该研究团队将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的职业道路与七大科学领域期刊论文作者的平均数量进行比较,发现1973年至2013年间团队规模的扩大,是新博士获得终身教职机会全部减少的原因
并且,匹兹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助理教授LingfeiWu表示,“合作可能会伤害团队底层的人,因为这可能会损害他们的信誉并破坏他们的职业发展。”
文章指出,8月14日,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上的一项研究,在给定的研究领域,团队平均规模每增加一个人,该学科的新晋博士获得终身教职的可能性就会降低24%,获得终身教职的可能性就会降低29%,获得联邦资助的可能性就会降低11%,离开科学界的可能性就会增加11%
毕竟,团队规模的扩大,使得个人在论文中的贡献难以明确辨识,从而导致个人科研能力的信号变得模糊。这可能会影响研究者获得学术职位和科研经费的机会,从而影响个人的职业发展。
研究结果表明,从科学发现和职业成果角度来看,较小的团队可能优于超大型团队。学术界或需重新评估团队中个人贡献的方式,并为年轻科学家提供更多支持,以帮助他们充分发挥个人能力。
课题组越大,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导师的实力,这也联系到不少学生在选择导师时,或许更憧憬拜入科研大牛门下读研读博,这样的选择就是最好的吗?


选择科研大牛当导师



知乎也有这样一则话题“读博去大课题组好还是去小课题组好?”,不少网友给出了建议:
中科院博导表示:进大组让大老板带你是最优选择。但是,大组的小老板,体验是最参差的。这个在进组之前,还是需要多打听。


科研大牛这类导师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而且给同学们提供的平台也足够大,可以极大地扩展自己的视野,在推荐读博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然而,这样的导师,一般都会带好几个研究生,精力有限,往往很少能够亲自指导每一个研究生,一般都会由“小老师”(新进来的讲师或导师手下的博士生)带领。



不过,毕业的时候,有可能大牛老师帮你推荐工作一句话的事。技术圈里有很多项目或者学生同学的,一是推荐工作,二是别人对你的认可度也是高的。

劣势中提到了一点:一个大课题参与人太多,最后文章作者贡献和排名纠缠不清,可能会有很多不愉快。这和上文研究的结论“课题组越大,博士生毕业前景越差!”较为契合。


有研究者采访了来自20多个国家的409名博士生,这些被采访者分布在63所大学,研究领域包括科学、社会学、人文科学,他们对所谓的科研大牛“明星导师”态度非常消极。

大家普遍认为,导师名气不是很重要,更关注的是导师给自己的承诺,以及自己在博士期间能获得多大的支持,学院的学术特色也是一个重要的观察点。博导对博士生最大的帮助不是他们的学术水平有多高,是他们能给学生提供多少支持!

综上所述,课题组的规模大小,确实对组内毕业博士前景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想获得高校教职的博士,更需要科研成果来支撑。但是选不同类型的导师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具有主观性。例如,如果对导师的支持力有明显需求的学生,或更适合选择在科研一线奋斗的发展期导师。更需要结合自己毕业的职业规划以及个人属性来选择。

欢迎关注谷粉学术视频号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来源:募格课堂、Science News、iNature、知乎等
版权归原作者或平台所有,仅用于学术分享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谷粉学术:

学术搜索 | 文献求助

sci-hub grammarly论文翻译 |  论文查重

广告部微信:



▼ 更多功能导航 ▼

谷粉学术:gfsoso.99lb.net


sci-hub:gfsoso.99lb.net/sci-hub.html


专利查询:gfsoso.99lb.net/patents.html


聚合学术:xueshu.99lb.net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谷粉学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