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炎症性肠病:新疗法与新发现 | 热心肠日报

热心肠小伙伴们 热心肠研究院 2020-10-12

今天是第956期日报。

Nature Reviews:IBD治疗的新策略(年度回顾)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IF:16.99]

① 特定饮食成分可影响炎症性肠病(IBD)小鼠模型的肠道通透性、菌群密度和肠道炎症,其中高蛋白饮食(酪蛋白、大豆蛋白、乳清蛋白)可加剧疾病,乳化剂可促进菌群炎症状态,欧车前、果胶和纤维素可缓解疾病;② 以粪便钙网蛋白和血清C反应蛋白作为升阶治疗的临床指标,对克罗恩病进行严格控制,可改善患者的内镜和临床结果;③ 局部注射异体脂肪源性干细胞,可长期缓解顽固性肛周克罗恩病;④ 这些研究为不同阶段的IBD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New approaches along the IBD course: diet, tight control and stem cells
11-21, doi: 10.1038/s41575-018-0088-4

【主编评语】炎症性肠病(IBD)治疗方法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近期发表了年度回顾文章,由香港中文大学该领域专家Siew C. Ng主笔,值得专业人士仔细阅读。(@mildbreeze)


长按二维码查看一图读懂

Nature子刊:IBD的肠道宏基因组与代谢组

Nature Microbiology[IF:14.174]

① 分析炎症性肠病(IBD)和对照个体的粪便样本(2个队列共220例),代谢组谱和宏基因组谱与肠道炎症标志物粪便钙网蛋白有广泛关联;② 鉴定出>2700个在IBD中丰度改变的代谢物,鞘脂类和胆汁酸富集,三酰基甘油和四吡咯减少,还有>50%的未知代谢物,有些可能源于菌群;③ 肠道菌群组成及其功能的变化,反映出对IBD肠道氧化应激的适应;④ 鉴定出122个与IBD相关的菌群物种与代谢物的关联;⑤ 可基于代谢组和宏基因组数据对IBD状态和亚型进行预测。

Gut microbiome structure and metabolic activity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12-10, doi: 10.1038/s41564-018-0306-4

【主编评语】炎症性肠病(IBD)相关的肠道菌群研究,今年取得了不少进展。美国Broad Institute的牛人Ramnik J. Xavier团队,本周在Nature Microbiology发表了最新研究,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和宏基因组学方法,分析了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以及非IBD个体的粪便样本,鉴定出与IBD相关的代谢物、菌群物种和酶,以及彼此间的关联,建立了基于代谢组和宏基因组的预测模型,并且这些发现在另一个独立队列样本中也大多得到验证。该研究为深入研究IBD中菌群与代谢物的关联和机制打下基础,也提供了不少潜在的IBD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mildbreeze)

川大华西医院:老年IBD患者可能有更高的帕金森病风险

Gut[IF:17.016]

① 一项荟萃分析显示IBD患者有更高的风险患帕金森综合症(PD),而另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却表明二者呈负相关;② 纳入5项研究(超过900万人)进行荟萃分析显示,IBD患者的PD风险无明显增加;③ 而其中4组队列研究的结果显示,IBD患者患PD的风险显著升高;④ 亚组分析显示,确诊年龄小于50岁的IBD患者,PD风险无显著变化,而确诊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PD风险显著增加;⑤ IBD的老年患者患PD的风险显著增加,而年轻IBD患者是否有更高PD风险仍待验证。

Older patients with IBD might have higher risk of Parkinson’s disease
12-05, doi: 10.1136/gutjnl-2018-317103

【主编评语】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XiaoTing Wu团队在Gut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5项研究(超过900万人)的数据进行了荟萃分析,发现确诊年龄在60岁以上的IBD患者有着更高的帕金森病风险。(@沈志勋)

IBD男性患者,前列腺癌风险增加

European Urology[IF:17.581]

① 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1万名做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查测试的男性,其中1033名患有炎症性肠病(IBD),其余为匹配对照;② 第10年时,IBD患者的前列腺癌(PCa)发生率为4.4%,而对照组为0.65%,HR=4.84;③ 有临床意义(Gleason分级分组2-5)的前列腺癌发生率,在IBD患者中为2.4%,在对照组中为0.42%,HR=4.04;④ 约60岁后,PSA值在IBD患者中高于对照人群;⑤ 与年龄、种族匹配的对照个体相比,男性IBD患者发生PCa的风险显著上升。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nd the Risk of Prostate Cancer
12-04, doi: 10.1016/j.eururo.2018.11.039

【主编评语】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European Urology近期发表一项超过1万人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发现IBD男性患者发生前列腺癌的风险上升3~4倍,未来需进行前瞻性研究对IBD与前列腺癌的关联进行进一步验证。(@mildbreeze)

Nature Reviews:IBD中的关键细胞因子——机制与治疗靶点(综述)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IF:16.99]

① IL-12和IL-23是关联密切的异质二聚体细胞因子,可使CD4+ T细胞分别向辅助性T细胞(TH)1和TH17分化,还可作用于其它免疫细胞,促进生成IFNγ、IL-17和TNF等细胞因子,在炎症性肠病中有重要作用;② 优特克单抗可同时阻断IL-12和IL-23,已被用于治疗克罗恩病,用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3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③ IL-23特异性抗体、IL-23R口服多肽抑制剂、JAK抑制剂和RORγt拮抗剂等针对IL-12-TH1和IL-23-TH17通路的药物,已在临床研究中。

IL-12, IL-23 and IL-17 in IBD: immunobiology and therapeutic targeting
11-26, doi: 10.1038/s41575-018-0084-8

【主编评语】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近期发表综述,详细讨论了炎症性肠病(IBD)中IL-12和IL-23及其下游的IL-17、TNF和IFNγ等关键细胞因子的免疫生物学机制,并总结了目前针对这些细胞因子开发的IBD药物的研究进展,值得专业人士关注。(@mildbreeze)

特应性皮炎中的皮肤菌群(综述)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IF:13.258]

① 皮肤菌群的定殖可抑制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并在表皮屏障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② 生命早期皮肤菌群的定殖可影响宿主的皮肤免疫系统,包括皮肤Treg、IL-17A、IFN-γ的产生;③ 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皮肤共生菌群-宿主互作被破坏,皮肤菌群多样性降低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及致病菌的定殖增加相关;④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不同机制定殖于患者的皮肤上,并破坏表皮屏障及引起炎症;⑤ 一些早期临床研究显示,定殖特定皮肤共生菌可缓解特应性皮炎。

The Microbiome in Atopic Dermatitis
11-23, doi: 10.1016/j.jaci.2018.11.015

【主编评语】来自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皮肤菌群对宿主皮肤免疫功能及屏障作用的重要性,以及致病菌(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殖在特应性皮炎中的作用机制,并讨论了调节皮肤菌群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可能。(@沈志勋)

青少年体味来自于不同微生物

Microbiome[IF:9.133]

① 气味强度与人型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贪婪丙酸杆菌的相对丰度呈正相关,与不动杆菌、丙酸杆菌种相对丰度呈负相关;② 儿童和青少年不同身体部位的气味强度与气味特征不同,腋下和颈部的气味强度分别为中、高强度的酸味和硫磺味,头部区域以油腻气味为主③ 人型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能够独立产生异味,且气味特征明显;④ 代谢途径分析突出了异戊酸和乙酸以及硫产生与气味强度的关系。

Understanding the microbial basis of body odor in pre-pubescent children and teenagers
11-29, doi: 10.1186/s40168-018-0588-z

【主编评语】尽管人体汗液是无味的,但其中的细菌生长和特定气味前体的分解会在人体中产生体臭。虽然已经在成人中广泛研究了气味产生的机制,但对于青少年和青春期前的儿童来说,他们的汗液成分知之甚少,本文整合了多个皮肤部位(腋下,颈部和头部)和多个时间点(沐浴后1小时和8小时)的全微生物组分析信息,结果确定了青春期前儿童和青少年汗液产生气味的不同途径,并突出了干预的关键酶促目标。(@可乐)

30年前的日本饮食习惯对现代人的健康有益

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IF:4.414]

① 21名20-29岁健康人分为两组,每日3餐分别摄入1975年的日本饮食(JD,n=11)或现代日本饮食(MD,n=10),干预28天;② JD组的未分类毛螺菌科、Parabacteroides和未分类理研菌科减少,萨特氏菌属增加,MD组的上述分类群变化则相反;③ 上述的菌群变化与脂肪含量、血钠、血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血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血Mg含量、尿素氮和白细胞数量相关;④ 1975年的日本饮食对人体健康有益,且与肠道菌群的改变有关。

Effects of the 1975 Japanese diet on the gut microbiota in younger adults
11-01, doi: 10.1016/j.jnutbio.2018.10.011

【主编评语】日本是一个以长寿著称的国家,先前的研究发现1975年的日本饮食(含有较多发酵食品及膳食纤维)习惯可改善人体健康指标。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1975年的日本饮食习惯可调节现代人的肠道菌群,而菌群的变化与多项指标的改善相关。(@沈志勋)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祁玉丽,mildbreeze,Echo,奇奇,沈志勋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1211 | 红肉吃太多为何增加心血管风险?菌群有话说

1210 | 大肠癌近期高分研究,国内成果颇丰

1209 | 益生菌:培菲康RCT & 共生菌促伤口愈合的免疫机制

1208 | 病毒组:容易被忽视的人体微生物

1207 | 乳制品:全脂好还是脱脂好?听听JAMA怎么说

1206 | JAMA出品:非酒精性脂肪肝如何诊断与管理

1205 | 肠脑轴亮点:特定肠道菌或能改善自闭症

1204 | 饮酒增加肝硬化风险,怎么喝能减少危害

1203 | 益生元临床试验小汇总

1202 | Science详述:肠道菌群塑造中,肠细胞代谢的关键作用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热心肠日报的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