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十谈惑:孔子所说的惑和我们面对的惑

跟陶叔学编程 跟陶叔一起学
2024-08-30

  生于1979年的陶叔,今年已经42岁了。猛然想起孔夫子说的“四十不惑”,可我还是有很多的惑没有解决,达不到夫子的期许,感觉很惭愧。虽然做不到不惑,却对惑已有深刻体会,所以我还是可以用这篇短文来谈谈自己理解的“惑”。

  在《论语》全文中,孔子对惑的讨论总共有5次,分别是:

  1.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篇第4)

  2.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篇第29)

  3.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宪问篇第28)

  4.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颜渊篇第10)

  5.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颜渊篇第21)

  分析这5次讨论,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树立目标,即第1条,著名的“四十不惑”,到40岁时就应该不感到惑了。

  第二类是指明道路,如何做到不惑,即第2条与第3条,第3条其实是第2条的重复。孔子认为要做到不惑,就要成为智者,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

  第三类是具体举例,指出什么是惑,即第4条与第5条。第4条说的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这很浅白,不需要翻译也能明白,说的是对人对事的态度如果随着个人好恶而轻易改变,不能客观中肯,这就是“惑”。第5条说的是“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如果因为忿恨,把自己的身体都伤害了,甚至连累到亲人,这也是一种“惑”。

  虽然对于什么是惑,孔子只举了两个例子,但这两个例子却已足够进行概括。它们一个是向外的,讨论对待事物的态度,另一个是向内的,讨论个人情绪的控制。为什么对待同一个事物的态度做不到始终如一,今天这样明天那样,甚至是在两个极端反复横跳?这是因为没有看透事物的本质,受表象的影响选不准自己的站位,所以不断地犹疑不断地调整。当自身情绪骤然而起仿佛滔天浊浪,此时是任其泛滥以至害己祸亲,还是戒慎恐惧通过自律加以舒缓平息,这也是个人要做出的选择。无论向外还是向内,惑出现的根源都在于自己的选择。

  惑的来源是选择错误,而惑的消除则要靠正确的选择。孔子提出的走向“不惑”之路的办法是成为智者,掌握知识,让知识告诉你更多的选择可能,让知识告诉你什么是正确的选择。

  知道了孔子所说的惑是什么,再看看人生不同阶段会面临哪些惑。

  最早到来的是学习之惑。在学习新知识之时,不能正确理解知识而产生的惑。其实大多数新知识都是旧知识的延续与发展。学习新知识要与已学旧知识发生联系,这样才能加快理解。而联系又包括分类、延伸、抽象、相似四种,这四种联系在之前写的文章《什么是学习?你认为对的可能是错的》里有过详细的解释,这里就不啰嗦了。我们在学习时所要做的,其实就是要做出选择与哪些旧知识来进行联系。

  在学有所成或者认为自己学有所成之后,就会面临前途之惑。选择走什么样的职业发展之路是最让人困惑的,这时的选择又可能在许多年后给不少人带来挥之不去的“一朝之忿”。这几天微博就有一场关于前途选择的讨论,结论是如果在合适的时机做出合适的选择,甚至能提前准备好选择,这才是大智慧。所谓的神童、天才,其实就是早早对人生之路做出了选择,并且在选好的方向上不断积累收获。

  在自己选择的前途上拼搏有年之后,又会迎来对自己选择的审视与反思,思考自己付出带来的价值,是为价值之惑。这时的惑是有点让人难受的,有对自身处境的不满意,又有对未知前景的恐慌忧虑,思来想去长吁短叹。如果说在这之前的选择主要靠的是进取,而这时的选择则要考虑取舍的平衡,取很想要,舍又有些心疼,着实为难。我曾经跟朋友聊天时谈过自己的观点,是以开车作为比喻:

  开车的时候,速度起不来,让自己很不爽。有的时候是前面的车水平不行,他慢悠悠的老压着自己跑不动。这时就可以选择是不是可以换一个车道来超车。但是换道的技术要过关,别一下就跟别的车蹭上了。有的时候也不是前面的车的问题,是整条路堵车,大家都只能一个挨一个地往前磨。这时就可以考虑换一条路,或许走别的路能更快到达自己的目的地。但是,也要做好心理准备,说不定还不如在原路上死等。如果真受不了一定要换条路,那也要早做决断,不然下一个出口就到天津了。

  不管如何取舍,时间总是不快不慢,终会带来最后一惑:归宿之惑。忙碌一生,时光飞逝,带走青春也会带走许多熟悉的人和事,又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孜孜以求得来的地位与财富,是否就是这一生价值的证明。人最害怕的是不确定性,最喜欢可以衡量可以数字化的东西。游戏让人沉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断有等级的提升,就是利用人的这一心理,让人看到自己的投入不断地获得确定性的回报。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的一场游戏?何尝不是都在追求类似的确定性?企业的部门经理、总监、总裁、董事长,政府部门的科、处、局、部、国,个人财富的一石、一潘、一小目标、一爽……不过又常有对这些确定性有所看破的思考,所谓“正处、副处,最后都不知落在何处;正局、副局,最后都是一样的结局;正部、副部,最后都在一起散步……”人在这些之外,或许还是会追求能让此心平静安宁的最终归宿。

  前不久,77岁的前财政部长金人庆因意外离世。据说是因为其妻十多天前去世,老人半夜为亡妻烧纸,不慎引发火灾。而他行动不便,又是空巢老人,没能及时避险而导致不幸。后来有更多消息披露,说是金部长的这位亡妻在40岁左右就患有精神疾病,这么多年过来也是实属不易。而部长在仕途顶峰时,没经受住糖衣炮弹的攻击,也犯过错误。人非完人,当繁华落尽,相伴一生的人去世之后,午夜梦回,这位前高官是以什么样的心境来祭奠亡妻,想来也是其情可悯。

  什么是自己真正的追求?什么能让自己心满意足?什么能让自己坚定不移不生悔恨?每个人的选择不会一样,这些问题也只有等到最后一刻才能由自己来回答。在这之前,不会出错的是,让自己多一些知识,多一些选择,往智者上靠近一些,往“不惑”上靠近一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跟陶叔一起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