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些都成了事实。而事实正是这个世界上最顽固的东西。”

熊阿姨 熊阿姨 2022-04-29


今天我们聊聊第一任美国驻苏联大使布利特、高尔基的离奇死因、歌德关于人类颌间骨的发现,以及布尔加科夫是否涉及种族歧视。

以下是公爵的第二十三章精讲:
(群友月亮整理)

第23章

《撒旦的盛大舞会》


撒旦舞会的现实

和文学原型


1933年第一任美国驻苏联大使的布利特(William Bullitt)看了《图尔宾一家》后非常喜欢,他自此与布尔加科夫结识,并且此后的三年中经常邀请布尔加科夫夫妇参加各种活动。
1935年,布尔加科夫夫妇参加了一场美国大使馆举办的盛大舞会,这场舞会被认为是撒旦舞会的原型,叶连娜日记中记录的这场舞会上的很多细节都与小说中的撒旦舞会一一对应,比如圆柱大厅、笼子后面的群鸟、餐厅角落里的小熊,以及很多从荷兰运来的新鲜的玫瑰和郁金香。
另外,布尔加科夫和这位美国大使布利特还有不少其他渊源。
首先他俩同岁,都生于1891年,其次两人名字都以“bu”开头,以布尔加科夫这种爱玩文字游戏的个性来看,他不可能不注意到自己与美国大使之间的相似性。
布利特本身也算是一个传奇人物。
首先,布利特和弗洛伊德关系很好,二人甚至在60年代还一起写过一本书。除此之外还有传言说,当年布利特在克林姆林宫和伏罗希洛夫交谈的过程中,斯大林误闯了进去,并且顺势跟布利特交谈了两个小时,这也是斯大林第一次接见外国大使。这些事迹都让布利特在心中平添了一分神秘色彩。
因此有学者推断,布利特可能也是布尔加科夫塑造魔鬼沃兰德的原型之一。
除此之外,撒旦舞会也有文学上的原型。
在《浮士德》的第二部第一幕描写了一场假面舞会,出席的嘉宾也都是各种希腊神话形象,以及吸血鬼,古代诗人等。
而歌剧《浮士德》中布尔加科夫最喜欢的一首曲子《金牛牍》的副歌部分歌词唱的也是“撒旦统治着舞会”。


William C. Bullitt

撒旦舞会对基督教的嘲讽


这场舞会是莫斯科城里黑弥撒的最高潮。
前面我们提到过,沃兰德的公寓中有很多典型的黑弥撒用具,而在撒旦舞会中,还有很多反转或嘲弄基督教的元素。
比如基督教仪式当中要领圣餐,也就是吃喝耶稣的圣体血(放在圣杯里的饼和葡萄酒,象征耶稣的圣体和圣血),而在撒旦舞会中,进行的是反圣餐仪式——在由柏辽兹的头颅变成的杯子里倒上麦格尔男爵的血,而莫斯科世界中的麦格尔男爵对应的就是耶路撒冷世界中的犹大,反圣餐喝的就是犹大的血。
基督教义的核心——死人的复活在撒旦舞会中也发生了,只不过是虚晃一枪的假复活。这些作恶多端的人们会从棺材里站起来,但是在舞会结束后,他们又都化为了灰烬——这也是对基督教最终审判和死后复活教义的一种嘲弄。
玛格丽特在舞会上洗了几次澡,都是用鲜血洗的,这是在嘲弄基督教的洗礼仪式。
洗澡后,玛格丽特被戴上了一个沉甸甸的卷毛狮子狗项链,这也是对基督教器物的一种嘲弄:神甫在仪式上会戴一个项链,项链上往往画的是基督或者圣母,然而玛格丽特戴的却是卷毛狮子狗。而卷毛狮子狗与沃兰德、梅菲斯特的渊源,我们在第一章他出现时就讲解过。


无足轻重的可怜女人


在玛格丽特接见各种有罪之人的时候,本来“无足轻重”的弗丽达出场,却得到了克洛维耶夫和河马长篇大论的介绍。
B&K的注释指出,这么做显然是在考验玛格丽特,而玛格丽特对弗丽达作出的反应也表明她经受住了考验。这一点呼应了小说开头的题记:想要做恶,却一直行善。玛格丽特虽然成了女巫,心中仍保留基督徒对不幸者的怜悯之心。
这也是为什么后文中当玛格丽特赦免了弗丽达时,弗丽达“立刻跪倒在地,双手十字交叉匍匐在玛格丽特面前”。这里的“十字交叉”,原文用的正是“十字架”这个词。
同时,弗丽达的命运沉浮也像极了《浮士德》中杀死亲生子的格雷琴。弗丽达最终被玛格丽特赦免,而格雷琴面对浮士德前来劫狱,却选择了接受判罚,最终梅菲斯特说“她受到了判决”,而天上传来的声音则说“是得到了拯救”。
另外,弗丽达的故事还有一个现实背景:1936年,苏联当局为了应对人口增长缓慢的困局,立法明令禁止非医学流产,然而严刑峻法并没有使苏联人口得到显著增长,同时还催生了非法堕胎产业,甚至杀婴现象也变得屡见不鲜。


残忍暴君却成了进步代表?


在撒旦舞会上,玛格丽特接见了各种形形色色的恶棍,白桦熊的注释非常详细地介绍了他们,但有一个人还值得补充一些信息。那就是接见到最后,玛格丽特眼花缭乱中,只记住了“一张长着天生火红色络腮胡子的脸”。
这就是马留塔·斯库拉托夫,“马留塔”是他的绰号,意思是“小男孩”,因为他身材矮小。身为伊凡雷帝的特辖军(秘密警察)头子,他残忍无度,作恶多端,在俄罗斯民间,“马留塔”已是一个普通名词,专指邪恶残忍的人。
伊凡雷帝的残暴早有定论,然而斯大林时期却为其大作翻案文章,把一代暴君重塑成完成统一大业的进步代表,正可谓“劝君少骂伊凡王,恐怖事业要商量”。
布尔加科夫在撒旦舞会上如此突出马留塔的地位,显然是在和这种颠倒黑白的官方史观暗暗叫板。


杀人者恒被杀


撒旦舞会最后的两位来宾所犯的罪,是在“办公室的墙壁上喷洒毒药”,白桦熊的注释非常准确,这里就是指苏联秘密警察头子雅戈达和他的秘书布拉诺夫往继位者叶若夫办公室的墙上喷毒药的事情。
关于雅戈达,可以多谈一些。布尔加科夫在手稿虽然也没提他的名字,但对其中一人的外貌描写可以让人一眼认出雅戈达的那张脸:“这是一个非常阴郁的人,有一双非常沉重的眼睛,鼻子底下是被修得很短的小胡子”。

雅戈达
雅戈达、叶若夫和贝利亚是斯大林全力稳固后的三任秘密警察头子,也是他最忠诚的三个鹰犬。高风亮节的慈父从不亲自杀人,因为自有鹰犬们为他出力。而每当鹰犬杀人太多,影响了慈父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伟岸形象,他就大度地把责任全甩给鹰犬一人,再让新来的鹰犬把前任给做了。
雅戈达就是第一个因杀人太多而被慈父抛弃的鹰犬,但做掉他的理由当然不能直说是杀人太多,那么多人刚杀了就平反,置咱们苏联法治权威于何地?所以继任者叶若夫就得给他想几个名目出来,往墙壁上喷毒药便是其中之一。
叶若夫灭了雅戈达,却没有吸取其教训。他杀人的数量远远超过后者,以至于“叶若夫时代”(ezhovshchina)在俄语中往往就是英语中通常说的“大恐怖”(Great Terror)的代名词。叶若夫的下场可想而知。讽刺的是,待到他受审时,捏造往墙壁上喷毒药的故事已经成了他的一项罪行。

高尔基之死的未解之谜


除了往墙上喷毒药外,给雅戈达安的另一罪行更加震撼:他被控并承认杀死了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雅戈达本来跟高尔基是非常好的朋友,十月革命之前就认识,他也常到高尔基家去做客。高尔基和他儿子死后的官方尸检结果都是病死,但雅戈达在受审时供述称是自己杀了高尔基和他儿子,因为他爱上了高尔基的儿媳妇,出于嫉妒,谋杀了二人。
关于雅戈达与高尔基儿媳的绯闻,坊间的确多有流传,但说雅戈达就为此谋害高尔基父子,实在是无稽之谈。如果高尔基父子确实死于非命,那么可以用膝盖猜出谁是真正的订货人——高尔基之子离奇地死在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开幕前不久,这显然是要给当时心思有些活络,又即将在大会上做定调发言的高尔基一个警告。此后,高尔基又屡次为受迫害的作家乃至布党高层人士向斯大林求情,与此同时却拒绝了为斯大林写传的要求,这显然超出了宽容大量的慈父的忍耐极限。
但由于所有可能对此案知情者——从医生到高尔基的秘书克留奇科夫——全都被和雅戈达一起打包枪毙灭口,外加雅戈达、叶若夫、贝利亚事业的光辉继承人——俄罗斯联邦安全局至今拒绝公开这几位非凡祖师爷的档案,高尔基父子的真实死因可能永远都将是一个未解之谜。
布尔加科夫一直关注着这些鹰犬的下场。但并不能确定他是否当时就知道喷毒药也好,杀高尔基也好,只是些除掉他的借口。1938年3月10日是雅戈达的受审日,他的所谓罪行被公之于众,这一天叶连娜的日记里就写道:“雅戈达是一个何等的怪物!难以理解,为什么想高尔基这样的心理学家会觉察不到自己身边有一个这样的人?”
她的日记里还记录下1933年布尔加科夫去高尔基家做客后的感受——
妻子问,高尔基家怎么样?
布尔加科夫说:“那边每一扇门后都有一个这么大的耳朵!”然后用手比了一个30公分左右的长度。
高雅cp

布尔加科夫种族歧视?


接下来的剧情当中,爵士乐队变成了猿猴爵士乐队,这里就涉及到种族主义的问题了。
在那个时代的苏联,爵士乐是和黑人的形象紧密相关的。B&K的注释指出,当时的批评家在试图给爵士乐正名时,就试图把爵士乐和狐步舞区分开,把狐步舞定义为资产阶级堕落艺术,而爵士乐则单纯是“黑人民俗音乐”。
当时的莫斯科还出现了一支轰动一时的爵士乐队,乐队成员全都是黑人,并且乐队的海报在莫斯科贴得到处都是。
所以写到爵士乐队时,布尔加科夫应该会默认这是一支黑人乐队。
那么在这里,黑人变成了猴,这种描写就是赤裸裸的种族主义了。当然,辩护的理由也是很多的,这种歧视观念是当时的时代通病,布尔加科夫只是在这个问题上没能跳脱出时代局限性而已;抑或他实则是想通过这种描写来反讽当时的种族歧视。如何去理解,权利应该交在读者手里。
西毛什卡:说起来,安东尼奥尼好像也在《蚀》称黑人为猴子……公爵:可能在那个时代,“黑人像猴子”就像“蒙古人的斜眼”一样,真的就是一种普遍认为无害的中性表述吧……


撒旦舞会跟基督教唱反调


舞会最后的高潮是手拿麦格尔男爵之血的“沃兰德在这个盛大舞会的最后出场”。这里若按原文结构直译,其实是“最后的/盛大的/出场/上舞会”。
“盛大的出场”(velikiy vykhod)立刻让人想到东正教仪式中的“盛大的入场”(velikiy vkhod,常译作“大圣入礼仪”“大入祭式”等),指的是神职人员手里拿着圣体圣血上祭坛。而在小说中,沃兰德“盛大出场”时,手里拿的是麦格尔男爵,也就是犹大的血。这又是在故意和基督教传统唱反调。

影射斯大林


沃兰德发言:“这些都成了事实。而事实正是这个世界上最顽固的东西。”
很多研究者指出,这句话无论用词还是整体语调,都很明显是在影射斯大林,因为这是斯大林很爱说的一句话,他在许多场合发言时都说过“xxx是一个事实,而事实是顽固的东西”。

布尔加科夫的多元主义


接下来,沃兰德发言说“所有的理论都是旗鼓相当,不分伯仲的……每个人都能按照各自的信仰得到应得的东西。”
B&K的注释指出,这是布尔加科夫多元主义信念的体现,而《大师与玛格丽特》这本小说中的很多细节都可以得到开放的、多远的解读,可以认为小说就是作家这一信念的实践。
诚如白桦熊注释所说的那样,沃兰德的这句话化用了《马太福音》的典故。布尔加科夫在自己的另外两部长篇小说中,也化用了圣经中表达相似意思的典故。比如《白卫军》的卷首题词是“死了的人都凭着这些案卷所记载的,照他们所行的受审判”(启示录20:12)。而在另一部长篇小说《剧院情史》的前言中,他也假借编辑之手写了一句“他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罗马书2:1)。

人头做酒杯的来源


柏辽兹头骨酒杯的灵感来源可能有二。
第一是布尔加科夫创作笔记中从《布罗克豪斯百科与叶夫龙全书》中所做的摘录:女巫狂欢仪式上,要用马的头骨做成的酒杯喝酒。
另一个来源可能是俄罗斯民间广为人知的历史传说——出自古代编年史《往年纪事》:骁勇善战的基辅大公斯维亚托斯拉夫在出征回来的路上被游牧民族埋伏阵亡,事后游牧民把他的头骨做成了一个饮酒器。
布尔加科夫可能是在摘录了百科全书中的内容后,又觉得马头骨饮酒器太滑稽了,不适合撒旦舞会这样的庄严场面,于是就想到了这则俄罗斯古史传说。


再一次跟圣经唱反调


这一章的最后,玛格丽特接过沃兰德的杯子,身边有一个声音悄悄对她说:

“鲜血早已渗入大地,洒下鲜血的地方,如今已是葡萄成串。”

这句话至少有两种解读方式。

第一种,又是在暗示这里在和圣经唱反调。小说中魔鬼只要登场,往往就要和圣经唱反调,比如瓦略特剧院天降钞票,这里就是在和《出埃及记》里的天降玛纳情节唱反调,比如把主持人的头拧掉又安上,就是在和耶稣复活拉撒路的典故唱反调。而这里可能是在和基督把水变成酒的奇迹唱反调——基督把水变成酒,而魔鬼把血变成酒。

另一种解读:“鲜血早已渗入大地”中的“早已”,指的是耶路撒冷时期,耶稣/约舒亚的血渗入大地。

无论如何解读,看来轮到玛格丽特喝时,血已变成了酒。喝了犹大之血,就要彻底成为魔鬼,看来玛格丽特最终被免去了这种命运。

公爵:复述一下这一章注释者最后一句话,太难用口语表述了:布尔加科夫在一个复杂的并置/对置体系上建构了这一场景,这些并置/对置确立了作者的一个基本思想——无论什么问题,都没有一种唯一的解答、诠释、感受,各种最为极端对立的现象之间,也会有复杂的互相作用与接触。





一些零零碎碎:

1.歌德的头骨发现


诞什卡:分享一条趣味知识:“1784年歌德在人类的颅骨旁边发现了颌间骨。”

熊阿姨搜索维基百科:

「在负责开矿事务时,歌德对地质学入了迷,带着地质锤到处奔波,采集岩石样本,加以科学分类。他在书信中写道:“我的身心和灵肉都渗入到岩石和群山中了。”与此同时,动物骨骼学使他着魔,搜集了各种各样的骨骼,并加以细察。1984年,他独立发现了人类的颚间骨,人的颚间骨是与上颚骨长在一起的小骨头,不易发现,而其它动物的颚间骨倒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当时的教会人士就强调: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没有颚间骨。歌德的这一发现推翻了教会的荒谬观点,他喜出望外,写信告诉友人:“我找到的——既不是黄金,也不是白银——而是人的颚间骨,我是比较了洛恩人的头骨和动物的头骨后得出结论的。我有了一个解剖学上的发现,这太重要了。”歌德把这一发现写成论文寄给著名的荷兰解剖学家卡伯尔。可惜的是,由于歌德没有调研文献,法国动物学家魏克·达苏在他之前四年就已经发现了这一事实。

雾野什卡:人类的话,一般说颌骨,不是颚骨。

夏什卡:歌德研究过他好基友席勒的头骨……席勒1805年去世,死后20年,要迁坟,一片混乱,遗骨给弄得不知道哪个是席勒的。那个号称是席勒的但其实不知道是谁的头骨被移到什么图书馆放着。据称,当年魏玛市市长在三十个头骨里亲手挑了个最大个儿的敲锣打鼓给送了过去。

1826年秋,歌德偷偷去把席勒的头骨“借”回家看看摸摸什么的,认定就是席勒的了,情深深雨蒙蒙的对着它写了首诗,然后又把头骨私藏了好几个月。对了,那诗的题目也很有创意,就叫“注视席勒的头骨”。

这期间歌德忍不住喊威廉·冯·洪堡来一起看,两个人直直地看了一下午。当天洪堡就迫不及待写信给他老婆,说,哥今天看到席勒的头骨了哦,歌德藏起来的哦,从来不给别人看的哦,我是唯一看到的哦,他求我不要告诉别人哦。

2.纳博科夫与布尔加科夫

熊阿姨:半夜打开《俄罗斯文学讲稿》,发现没有布尔加科夫的部分。再一看纳博科夫写讲稿是1940年,这时候《大师与玛格丽特》还没面世。

公爵:俄语谷歌了一下,纳博科夫对布尔加科夫的评价应该还是有的,而且还很恶毒。藏在纳博科夫的小说《透明》里,没有语境不能完全看明白。


“俄罗斯小说家”应该是陀爷(后面说了他去赌场);
“福斯特”应该是“浮士德”(这翻译?????);
“浮士德在莫斯科”就是浮士德在莫斯科啦,显然是影射《大师与玛格丽特》。

似乎意思是布尔加科夫就是个小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此同时,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苏联文学作品却是苏联文学家伊里夫·彼得罗夫的《十二把椅子》,这本书的风格和布尔加科夫作品非常接近。

可能只要在西方受欢迎的俄罗斯人(除了他自己),纳博科夫都心怀抵触吧。

3.金合欢内衣


小张什卡第一次发现用金合欢图案做文创的产品。

眉什卡:我看到过金合欢的蕾丝内衣,看过书后觉得意味深长了。还挺适合跟那个魔鬼的身体乳搭配售卖的。

4.俄罗斯自媒体一瞥

小张什卡在群里发了一个链接:《火遍中文互联网的俄罗斯硬核警长,到底物理超度了多少狠人?》

里面提到,这个政治讥讽风格的视频团队,最近遇到了麻烦。


公爵查询后发现:罚款当然没这么便宜……在里面龙套性出演警方发言人的演员因为非法使用警方制服标志判三个月,现在给剧组加了一个罪名,说是非法使用爆炸物破坏公物,最高可以判八年。

今日俄罗斯播报到此结束。



Enjoy!国庆《大师与玛格丽特》七日阅读计划——背景热身贾行家分享:《大师与玛格丽特》中的愤怒与纯真像研究《红楼梦》一样研究《大师与玛格丽特》在耶路撒冷中寻找莫斯科——《大师与玛格丽特》中的双重文本

布尔加科夫为什么一直在写莫斯科的月亮?

隐喻、谐音、植入原型……《大师与玛格丽特》里的一万种复仇

一个被俄罗斯文坛典故浸泡的假期(未完持续


布尔加科夫的文学魔幻宇宙


“让普希金上交外币吧!”(白桦熊本尊出现了

为什么赫拉没有飞走?因为布尔加科夫搞忘了


今天我们来聊聊玛格丽特的玛格丽特


“一个千娇百媚的女妖留给我的纪念”是什么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