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文学史 秦汉文学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第二章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第一节 从贾谊赋到枚乘《七发》


一、陆贾。用抒发情志,为汉文学创作揭开序幕

二、汉初作家多集纵横家、文学家的品格于一身。

三、贾谊是促进汉文学繁荣期早日到来的最重要的作家。

(一)《吊屈原赋》。

(二)《鵩鸟赋》。阐明自己对生死、祸福的达观态度,在抒发对人生、社会的感慨时表现出道家倾向。

(三)在体制上对屈原作品借鉴,如《吊屈原赋》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分多排比句,后部分多反问和感叹,承《九章》而来;《鵩鸟赋》学《离骚》主客问答形式。

四、诸侯王为中心的文学群体。

(一)梁孝王刘武。枚乘、公孙诡、邹阳、严忌、羊胜等从之。

1.枚乘。《汉书·艺文志》载乘赋九篇以《七发》最著名。

(1)欣赏音乐,品尝饮食,驰逐争胜,游乐遣兴,田猎,曲江观涛,致“要言妙道”。《文选》李善注所称:“《七发》者,说七事以起发太子也。”

(2)辞藻繁富,多比喻和叠字,以叙事写物为主,是完整的新体赋,标志汉赋体制确立。此后以七段成篇的赋成为专门文体—“七体”。



第二节 司马相如时代的赋家


梁孝王去世和汉武帝继位,是汉文学由初期入盛期的转折点。这个时期作家队伍壮大,赋的数量多,作品题材广泛,艺术水平较高,出现一批代表作家。

一、东方朔。《答客难》感慨怀才不遇;《非有先生论》发愤述志。

二、枚皋——汉文坛成果的作家。

(一)题材广泛,从大事到日常小事皆有反映。

(二)其作品倾向有别于传统审美情趣和文学观。

(三)多匆促而就,缺少锤炼。

三、司马相如。

(一)代表作《子虚赋》《喻巴蜀檄》《哀二世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难蜀父老》《封禅文》等。

(二)司马相如有策士遗风,关注社会现实,对君主的进谏,有很强的独立精神;

(三)谏说、论事,宗旨严正,具强烈社会责任感;

(四)在赋中贯穿有所讽喻,有所针砭,注重社会效果的主线。



第三节 《子虚赋》和《上林赋》


《子虚赋》《上林赋》不作于一时(《子虚赋》作于相如为梁孝王宾客时,《上林赋》作于武帝召见之际)单内容连属,构思一贯,结体谨严,为一篇作品上下章。

一、盛世景象的艺术显现。虚构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三人,并通过他们讲述齐、楚和天子畋猎的状况,他们对此事的态度,结成作品的基本骨架。

《上林赋》宗旨升华。亡是公所描绘的盛世景象成为“猎乃可喜”的前提条件,不停止于乌有先生对道义的追求,而是从天子对后世子孙的垂范作用,从天子对人民、对社稷所负使命的角度看待畋猎之事,以此诱导君主,达到讽谏目的。

二、奢华生活的生动描绘。对云梦和上林苑作了极其夸张的描绘,使作品具有超乎寻常的巨丽之美,同时夸张描绘的艺术渲染原则和严正的艺术旨趣紧密结合。

三、结构都是篇首散文领起,中间韵文铺叙,篇末散文结尾。气势恢宏,句法灵活,用许多排比句,大量采用短句,描写山水用四字句,描写游猎主要用三言。



第四节 西汉其他赋家的创作


一、宣帝、成帝,文坛复兴。

(一)赋体文学持续兴盛和发展,苑囿、狩猎题材,仍为作家重视;其他如祭祀、品物类题材作品层出不穷。

(二)作家或为学者,或具较高的学识。然而文学创作中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尚未同赋的讽喻、夸饰较好地结合在一起。

(三)追求兴趣、不以讽喻为意的创作倾向继续发展。

二、王褒。

(一)《圣主得贤臣颂》。

(二)关于赋的社会意义乃至文学的性质的讨论。

1.很多大臣不赞同奖掖作赋,从文化功利角度认为赋属于“淫靡不急”之事。

2.宣帝指出了某些不以讽喻为宗旨的文学作品存在的合理性,对以娱乐为旨归“辨丽可喜”“虞说耳目”的文学艺术流派给予必要的肯定。

(三)《洞箫赋》《甘泉赋》。

《洞箫赋》善于描摹物态,作品以洞箫演奏时音调的美妙和艺术感染力为中心,并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展开描写,力求展现这动人的艺术得以形成的原因。直接启迪了东汉一些以乐器、音乐为题材和后世赏心悦目作品的作品的产生。

三、扬雄是学者而兼赋家。

(一)《蜀都赋》开后世京都赋先河

(二)以《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四篇最著名。

(三)扬雄赋驰骋想象,铺排夸饰,表现出汉赋的基本特征,同时又有典丽深湛,词语蕴藉的特点;和司马相如赋的意气风发,词语雄肆不同。

(四)《甘泉赋》多用“兮”字,以骚体句写成;《羽猎赋》《长杨赋》则尽脱骚体,受司马相如影响。

四、刘向、刘歆父子。刘向赋多不出《楚辞》窠曰,作品以《遂初赋》为代表。此赋对后来的述行言志作品较有影响。



【往期列表】

中国文学史 秦汉文学 秦及西汉散文

中国文学史 秦汉文学 绪论

中国文学史 先秦文学 屈原与楚辞

中国文学史 先秦文学 说理散文

中国文学史 先秦文学 叙事散文

中国文学史 先秦文学 《诗经》

中国文学史 先秦文学 绪论

中国文学史 绪论 


古代汉语文学公众号编辑


~●~●~●~●~●~●~



【精品课程】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16)〔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15)〔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14)〔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13)〔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12)〔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11)〔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10)〔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9)〔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8)〔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7)〔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6)〔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5)〔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4)〔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3)〔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2)〔视频〕

北大精品| 古代汉语(1)〔视频〕



【古代汉语】

兼词、兼类词与词类活用的区分

文言文的修辞

常见文言文代词汇总

常用文言文句式

常用文言虚词

王力:古代汉语讲义

《唐宋词格律》导读


国学| 长相思,忆长安


(复旦)古代汉语中的同义词和反义词(全文)

(复旦)古代汉语中的否定词和否定句(全文)



【古代文学】

《唐之韵》第十九集 朦胧诗人

《唐之韵》第十八集 风流才子

《唐之韵》第十七集 一代诗豪

《唐之韵》第十六集 别调独弹

《唐之韵》第十五集 新乐府派(下篇)

《唐之韵》第十四集 新乐府派(中篇)

《唐之韵》第十三集 新乐府派(上篇)

《唐之韵》第十二集 韩孟诗派

《唐之韵》第十一集 大历诗人

《唐之韵》第十集 千秋诗圣(下篇)

《唐之韵》第九集 千秋诗圣(上篇)

《唐之韵》第八集 一代诗仙(下篇)

《唐之韵》第七集 一代诗仙(上篇)

《唐之韵》第六集 山水诗人

《唐之韵》第五集 边塞诗人(下篇)

《唐之韵》第四集 边塞诗人(上篇)

《唐之韵》第三集 吴中四士

《唐之韵》第二集 独振新风

《唐之韵》第一集 千古唐诗


《宋之韵》全集(共二十集)


中国文学史 秦汉文学 秦及西汉散文

中国文学史 秦汉文学 绪论

中国文学史 先秦文学 屈原与楚辞

中国文学史 先秦文学 说理散文

中国文学史 先秦文学 叙事散文

中国文学史 先秦文学 《诗经》

中国文学史 先秦文学 绪论

中国文学史 绪论 



【全集】

【唐宋八大家】韩愈(全集)

王力《诗词格律》(全集.汇总)



~●~●~●~●~●~●~


延伸阅读:


格律本是规律,不用死记,学写诗词先学这七“律”


【国学经典】《增广贤文》(含释义)

中国栽培水稻源自江西万年

礼乐是古代中国统治的政治手段?

经典国学100句,立即让你提高一层境界

“伯”与“孟”是嫡庶之别吗

这70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响当当的历史人物

韩非子为我们讲述的那些寓言故事

【文史】你不知道的锦衣卫

44首歌,速记中国古代史全部重要知识点

历史纪录片《中国通史》100集

歷史有幾種讀法

“词学”源流演变考

先秦文学应该重新定位

北宋词与南宋词:不知迷路为花开

典◎27首词,速览宋词史(多图)


古代汉语文学

“查看历史消息”方法(任选一):

1.可直接点击本文顶端标题下方的“古代汉语文学”;

2.手指按住下方二维码;

3.点击本公众号(“古代汉语文学”)右上角人像。

欢迎加入    

古代汉语文学QQ群:933201038


群内100多篇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专业文章;100多部正版经典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类电子书,群成员免费下载。

QQ群内有100多部经典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电子版书籍可免费下载;群内论坛有80余篇精选文章可免费学习。群内专业人士交流活跃。群成员构成:汉语言文学本科生,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相关方向考研备考的学子,古籍、古文、古代史相关研究人员。(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进群)

QQ群二维码

(手指按住二维码,可自动识别)


欢迎关注“古代汉语文学”微信公众号:study-CN,可搜索账号关注,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可以点击“查看历史消息”读以前的文章。

古代汉语文学微信公众号


(手指按住二维码,可自动识别,然后关注)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和QQ空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