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代“石湾公仔”著名艺人不约而同的同题作品《弃官寻母》

c2000网 话说佛山
2024-08-31

上图:潘玉书的《弃官寻母》 


    潘玉书:老母亲皱纹满面的脸上带着悲戚神情,积涌于心的千言万语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只好两手紧紧地抓着儿子,生怕他突然离去……


    潘玉书的《弃官寻母》创作于上世纪初,是一尊母子相连的整体圆雕。清末民初石湾最富盛名的陶艺人潘玉书,是石湾公仔由粗放形态转入细腻刻划形态的代表性人物,被人们誉为一代宗师。他的作品深受文人美术影响,富于书卷气息,含蓄内秀,线条流畅,讲究整体神韵。

    他的《弃官寻母》,展现了母子相认后的片刻。干瘦的老母亲坐在石上,头俯贴着儿子,皱纹满面的脸上带着悲戚神情,积涌于心的千言万语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只好两手紧紧地抓着儿子,生怕他突然离去。跪在地上的朱寿昌,两眼深情地凝视着母亲,也一时语塞无言。潘玉书以欲扬还抑、内敛含蓄的手法,将母子相见的情景表现得意远情长,无声胜有声。从作品的整体布局看,以虚托实,轻重结合,母子两人的头部和手部作了细腻入微的雕刻;而身体部分则塑造得较为简约洗练,流畅圆润。




上图:刘传的《弃官寻母》

    刘传:“夸张是有真实依据的……同时,我们的艺术品是一种直觉艺术,制造出来是给人欣赏的,而不是让人用尺子去量的。”



    刘传的《弃官寻母》创作于1940年。他自幼崇拜潘玉书,却自成艺术格调。善用夸张手法,以动作和力度取胜,有一种先声夺人的气魄,民间艺术气质浓郁。他的艺术生涯长达60多年,跨越解放前后,是一位承前启后的陶艺大师,首位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石湾艺人。

    他的《弃官寻母》也是母子相连一体的圆雕,但作品中的老母亲是站立的,她俯身轻抚跌跪在地的朱寿昌。作品出色地运用了夸张手法。本来,站着的母亲和跪着的儿子,面部相距较远,但刘传为了将母子久别重逢的情态真切地表现出来,老母亲的身高只塑了三个半头高,于是,母子俩的头部贴得很近,人物的面部表情遽显眼前,成为作品的中心点。刘传说,夸张是有真实依据的,因为老人筋胳收缩,稍为驼背,加上视力模糊,为了看清儿子,身体前俯,自然显得矮小。刘传还说,我们的艺术品是一种直觉艺术,制造出来是给人欣赏的,而不是让人用尺子去量的。

    对于母子俩的神态,刘传还作了极为精妙细腻的刻划。跪在地上的朱寿昌,紧紧搂抱着母亲,深情地声声呼唤,凝望母亲的双眼泪光点点,感人至深;母亲那写满沧桑的脸则略显平静,显然,突然而至的儿子让她一下子蒙了。母子俩的情态一张一弛,相互映照,抑扬有致。为了准确地塑好母亲的形象,刘传曾观察了几十位老妇人。解放后,他曾尝试按人体生理学的比例原则重塑《弃官寻母》,虽然人物的形貌仍生动,但民间艺术独特的夸张美感却淡化了。




 上图:庄稼的《弃官寻母》


    庄稼:“长须的处理带有夸张成分,但有常理依凭,因寿昌猛地扑跪于地,长须便随气流向上扬动。”

    庄稼的《弃官寻母》创作于1980年,创作的契机缘于当时对台湾的统战工作,作者借寻母以喻海外游子认祖归宗的情思。庄稼是解放后成长起来的石湾陶艺人的代表,刘传的入室弟子,石湾第二位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人,最近他还被广东省档案馆收录入首批“来自民间的名人”档案库。庄稼是广东普宁人,自小就受到潮州枫溪瓷塑艺术的浸染。他还具备扎实的西洋人体造型功力,多年以来,一直对比着石湾陶塑、西洋雕刻与枫溪瓷雕,探索石湾艺术的新出路。他的作品喜用当代人的眼光去烛照古代人事,借古喻今,富于时代气息。

    他的《弃官寻母》是母子二人分体像,着重表现母子相互辨认的刹那。母亲的神态刻划尤其生动逼真,带着狐疑的母亲正努力地分辨着眼前的儿子,身体欲前又止,手半伸着,人们仿佛听到她疑惑地问:“你是寿昌……”仰头视母的朱寿昌,长须是向上飞扬的,和俯身下视的母亲形成了呼应关系。庄稼说:“长须的处理带有夸张成分,但有常理依凭,因寿昌猛地扑跪于地,长须便随气流向上扬动。”

    在人体的造型上,庄稼的《弃官寻母》吸收了西洋美术注重人体解剖结构的特点,动态精确,符合人体比例,适合现代人的欣赏趣味。而捏塑的手法,则既有传统石湾陶艺以线显形、以线传神的特点,又借鉴了西洋雕塑以块面结构来构筑作品的风格,将流畅轻灵的线条感和雄阔粗犷的体积感自然地糅合于一体。  


  缘  起 : 



    潘玉书、刘传、庄稼是清末民初以来的三代“石湾公仔”著名艺人,他们之间有着师承关系,也是石湾陶艺史上最出色的三位陶艺人。他们塑造了众多富于个性的作品,却曾不约而同地创作了同题作品《弃官寻母》,而且都成了他们个人的代表作。


    “弃官寻母”故事源自古本《二十四孝图》,此书是一本流传极广的宣扬孝道的通俗读本,里面收录有24个孝子的故事,为元代郭居敬所辑录。“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百善孝为先”之说。

    “弃官寻母”故事发生在北宋。朱寿昌是刑部侍郎朱巽的儿子,他的生母刘氏出身侍妾,在他7岁时遭到遗弃,母子就此散失。朱寿昌长大后,官至岳州知州。北宋神宗时,他弃官入秦(今陕西)寻母。经历千辛万苦,终在同州寻得离散50年的母亲。

    与《二十四孝图》的其他故事以及人们熟识的“孟郊做官迎母”相比,朱寿昌是弃官寻母,亲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意蕴非同一般,所以,“弃官寻母”的故事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文人画匠以它做创作题材的极多,苏轼、王安石等人就曾为此作诗咏赞,石湾的三代陶艺人显然也被这个故事的独特内涵打动了。

    朱寿昌与母亲相见的瞬间,是整件事中最具戏剧性的高潮,也是最感人肺腑的时刻,因此,三尊作品都是以朱寿昌突遇老母亲,急忙迎上跌跪于前的刹那作为着墨点,但表现手法各异,显出不同风采。  


庄稼 《弃官寻母》( 广州艺术博物院供图)


  网友评论:  


1888:在中国的文坛艺苑,同题创作、互展技艺的趣事不少,最为人们熟识的是朱自清和俞平伯的故事。当年,两位好友夜游秦淮,相约各写一篇同题散文,这就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文章发表后被称为“双璧”,一时传为文坛佳话。同题创作,既是文人画匠的一种雅趣之举,又是一种切磋技艺相互促进的竞赛。潘玉书、刘传、庄稼这三代石湾陶艺人,对各自的师傅都极为尊崇,从师傅身上,他们获得了丰富的滋养,但他们又渴望有所超越、有所建树。对技艺的苦苦磨砺和追求,使他们有了和师傅同题竞艺的自信。石湾公仔的长盛不衰,正是一代代石湾艺人既秉承传统又不断创新的结果。


好野共享:从图片可以看到时代的演进,艺术的升华过程!石湾公仔的民间艺术奇芭,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大匠们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18888:潘玉书的作品,还比较粗矿地表现主题,而到了庄稼的作品,已经将故事细腻地出神入化地表现出来了。


易达:这是好现象,我不懂艺术,也不禁为他们叫好

如果有仿制品(当然是正版),我会买齐三个回去慢慢欣赏慢慢领会


台风:买齐三个?呵!贵罗!


wjax:三件作品相比,两母子的脸越离越远。觉得是第一件最好,能让人感受到年老体衰的母亲和寻母心切的儿子久别重逢惊喜交集的心情。


光棍:我就比较欣赏第三个作品了,不同摆设的方位体现作品不同的内心世界同即时心情


two:从照片上看,单从整体手工的细腻,人物比例等看,以庄稼的为最好!

但从整体布局来看,潘玉书和刘传的作品要合理,紧凑,美观了许多!潘玉书创造了一件罕见精品,刘传厉害在没受前辈风格局限,在同一题材下,另创一件同样精品。两人作品同以神韵取胜,深含我国国画的精髓,令人回味,确是一佳作!不愧两代宗师。

庄稼的作品则太区泥于手工的细腻,着重比例合理。反而没着力于人物内心感受和思想的表现。从母子俩的脸部表情,肌体语言等看不出关联,两人目光更是欠缺交流。整体感不强,母子两人分开来倒是一手工精美的作平。可能受现代西方美术影响太深,在真实感上表现太足,意境没把握好。【此话绝没贬低西方美术的意思】只属于高级工匠的作品。

以上只是以单件作品而论。且是个人观点.不一定对!【从照片上看是这样,看实物可能就要不同,我只看过潘玉书和刘传的这件作品,没看过庄稼的】


王借岗:我就觉得,第二幅刘传先生的作品最佳.那母亲脸上的纹理,和惊喜交集的神韵,让人最有共鸣.


刘传 《弃官寻母》 佛山市博物馆藏


two:以虚托实。

潘玉书聊聊几笔已把《弃官寻母》 这故事相见的情景表达得淋漓尽致,意远情长。脸部表情细腻,肌体语言充分,构图紧凑。相对粗糙的服饰等无关细节更能形成对比,烘托出整个氛围。【好比拍照片,有时虚幻的背景更能突出主体。而有时精美的背景会分散观众注意力】确实令人感动,感觉真实。令人回味!

相对而言,庄稼的《弃官寻母》虽然做工精细,但意境不足!个人觉得这就是名家和高级工匠的区别!


 yhaox1 :二十四孝的故事之一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后人有诗云:七岁生离母,参商五十年。一朝相见面,喜气动皇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话说佛山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