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2021届选调生出征两周年记

融媒体中心 中央民族大学
2024-08-24

“我志愿成为一名选调生,热爱祖国、忠于人民,坚定理想信念、扎根中国大地,赓续红色基因、传递民大精神,锤炼过硬本领、勇于担当作为,团结互助,攻坚克难,去之即战、战则必胜。永葆初心,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懈奋斗!牢记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庚  续


2021年6月29日上午,中央民族大学2021届选调生出征仪式在知行堂举行,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张京泽同志举起写着“赓续红色基因 播撒团结火种”的红旗,传递给选调生代表李健岚。



李健岚是经济学院2021届研究生,在校期间曾任校团委学生副书记,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定向选调到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工作。办公厅的工作强度很大,五加二、白加黑是常态,每天的睡眠时间平均只有五六个小时,在李健岚的朋友圈,经常能看到夜深人静的自治区党委大楼灯火依然,尽管父母就在南宁,却只有周末能回家看看。



李健岚生在广西,长在广西,从广西背起行囊来民大读书的时候,想的也是学成之后回到广西、建设广西。和他一起回到广西的,还有他的爱人张瑜。

张瑜2021年硕士毕业于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俗学专业,出生在湖北的她同样通过定向选调来到广西,目前在南宁市宾阳县古辣镇马界村任村党委书记助理。只说到这,你可能不知道她的工作内容是什么,但如果你动手搜索一下古辣镇马界村,有关这里的报道可谓铺天盖地,她将所学专业融入到乡村振兴事业当中,投身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火热实践中。



今年3月28日,中国民族报《在乡村田园邂逅“诗和远方”》一文中刊登了张瑜的通讯文章,古辣香米、稻田艺术,是她最引以为傲的乡村振兴成果。站在观景台俯视稻田,张瑜把“知行合一”的校训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强调,要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建设平陆运河事关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方长远发展,事关壮美广西建设,自然也成为了李健岚的一项深度参与的工作,“能够在推动平陆运河的开工建设中奉献自己的力量,为家乡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做出微小的贡献,这是我选择回到家乡、扎根家乡的最大意义。”一提到平陆运河,李健岚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两个人之间的爱意容易表达,李健岚的微信签名是他对张瑜的爱:“鱼你一生,瑜生有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深深扎根却又默默无言的,是他们对脚下八桂大地的眷恋与热爱。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秉持着家国情怀的赤子之心,怀揣着“美美与共 知行合一”的满腔热血,李健岚、张瑜这对民大夫妇为家乡所奉献的涓滴细流,将汇聚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




扎  根


现在提起出征仪式上的誓词,何勤思仍能背诵。何勤思是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届研究生,在出征仪式上作为选调生代表发言。



何勤思曾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一名普通的学生,他的家乡紧邻汶川县,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他前往吉林省长春市解放大路中学免费就读。本科毕业后,他参加了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前往拉萨那曲高级中学,担任高中政治老师。因此,在这之后的生涯中,何勤思常被称作“何老师”。

教育,不断改变着“何老师”的人生。地震之后,得到党和国家的帮助,他得以走出大山,接受来之不易的基础教育。在拉萨,他又把他所得到的教育转递给高原的孩子们。现在,何勤思通过四川省急需紧缺专业选调生,入职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党校的工作,同样是教育的工作,也是“熔炉工”的工作——党员干部要在党校这个“大熔炉”里锤炼党性,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精神境界、道德修养、本领素质,淬炼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从学生到公务员队伍中,作为民大人的一份子,他也非常开心能够在新的一座红色学府中,赓续红色基因,投身党校姓党的事业之中。

今年一月份,何勤思从党校前往基层锻炼,他所在的成都市东部新区三岔街道属于全域拆迁的范围,拆迁的工作系统而又复杂,在基层工作期间,民大培养的务实品质,成为了何勤思的工作法宝。



在党校,主要是理论的学习,到了基层,在全域拆迁的背景下,拆迁中宅基地、建筑物、附着物的测算,社区保障资金、生活补助费的发放,农业政策的落实,退役军人、独生子女的照顾,要学习的新东西很多很多。大学生在基层做工作,天然地会被群众带着滤镜看待,“觉得你五谷不分,不食人间烟火”,何勤思对自我工作的定位是“不追求好高骛远,也不过度谨小慎微,多和‘老辈子’打交道,才能更好地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留下自己的足迹。” 

骑着电瓶车从社区到村里的十五分钟路程,也成了何勤思的工作场合,只要偶遇村民,少不了摆上一会儿的“龙门阵”。每天都带着“失忆般”的感觉接触、学习新的工作,每天都持续保持着迈步从头的工作态度,在民大前后七年的丰厚人文积淀带给他认知的基准线,启发他从业务中找规律,从现象中找思考。在思考和成长中,坚持初心。

何勤思说:“作为选调生,要勇于发挥螺丝钉的作用,又要努力体悟螺丝钉的进化路径,争取在系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当下各种价值观冲击着青年人的成长过程,希望自己坚持初心,始终坚持做眼里有光的青年人。”




锤  炼


出征仪式上,还有一个高挑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刘馨阳,2021届舞蹈学院硕士毕业生,通过黑龙江省定向选调到中共佳木斯市委宣传部工作。



刘馨阳与众多选调生一样在最好的年纪选择投身基层,刚入职的她从一名艺术生转换为公务员,身份的转变使她压力倍增。在佳木斯市委宣传部,她学理论、写文章、报材料、做海报、拍宣传视频......每一项工作对她来说都是全新的任务。正在焦头烂额之时,她撰写的《在大战大考中转作风立新功》一文得到认可,被刊登在《佳木斯日报》等媒体上,让她对工作更加充满干劲和信心。



同时,她还兼任望江镇临江村的村党委书记助理。春秋两季,东北大地禁烧秸秆成了主抓工作。为了消防安全,每到这个季节,刘馨阳就坐在田间地头的面包车里,一守就是一夜。东北的秋天,晚上冷得“鬼呲牙”,一辆面包车、一张军大衣庇护着她度过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夜晚,天为被,地为席,日月为灯,只为守护包保村屯的一方平安。



刘馨阳本科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舞蹈专业,从本科刚一入学的时候,就定下了报考民大研究生的目标,四年之后,她如愿来到民大。现在回看民大的学习生活,她感慨良多,“我时常感慨,我何德何能能够坐在民大的教室里让这么多优秀的老师给我上课。我永远记得这些老师的敬业精神以及对专业的热爱带给我的影响,因此我们也完全有自信能战胜任何行业。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将人才培养同国家发展战略、同服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紧密结合。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思想引领、价值引导、能力提升等方面多措并举,着力树立鲜明就业导向,引导更多学生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投身基层建设。

或许我们常说的将小我融入大我,将青春献给祖国,就是这些人正在过的生活。在繁星漫天的伊犁河谷,在旭日东升的松花江畔,在渔歌互答的漓江山水,在黄沙滚滚的戈壁石滩,一代又一代的民大学子前赴后继,用青春诠释“扎根基层、服务人民,扎根边疆、建功立业,扎根一线、实干兴邦”的格言,用脚步践行为党、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不懈奋斗的成长成才志向,他们辛苦却不言辛苦,他们付出但不谈付出,他们政治坚定、信念执着、业务精湛、勇于担当,他们具有家国情怀,坚定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他们是是党和国家下得去、留得住、用的上的优秀人才,就像当初出征的誓言所说的那样,他们永葆初心,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懈奋斗!他们牢记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推荐阅读



出品|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
文字|马广涵
排版|吕豫晋
审核|董真祎 贺露露 李红亮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央民族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