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摄影到短片,Alex Prager的超现实孤单寂寞冷

Timothy NOWNESS现在 2020-01-01

有人总是一面抱怨着生活,圈地为牢,一面不得不面对奔流的人群感受人心渺渺。焦虑、乏味、恐惧、迷茫、好奇,这些都是摄影师亚历克斯·普拉格(Alex Prager)心目中掺杂于群体的情感。或许通过今日的短片《聚焦摄影师:Alex Prager》,你能透过她的作品看到人群里的自己。











与绝望相处的方式


或许不需多用力想象,很多人也能马上回忆起来:餐厅门前长长的候桌队伍和手里印着“天文数字”的排号纸;下雨时的公交车站和路人的伞亲密接触的冰凉触感;假期的街上“雨后春笋般长出来“的行人。现代人总有那么一些或大或小的焦虑需要处理,尤其是对于那些生活在偌大都市里的人们来说,拥挤,正在一点一点碾压我们面对日常的那点理智。这些日常里的小无力不知何时竟也成了一种普世的议题。


“每一段悲剧,都需要相应的喜剧来平衡”


亚历克斯·普拉格作品中的拥挤场景

“我不想从哪一件特定的事情上开始讨论,但是,创造一个悲剧依然发生,但是光明并存的平行宇宙,是我与这个世界的绝望相处的方式。”在对抗来源于社会的焦虑和不安上,有FOAM保罗·霍夫奖(Paul Huf Award)、艾美奖(Emmy Award)在手的摄影师亚历克斯·普拉格(Alex Prager)似乎有着和常人一样的烦恼。

Alex Prager

并非科班出生的普拉格在成为摄影师前,就是你生活中的完美路人:因为没有好看的学历,她做过公司前台,在服装商店里埋头整理,也曾为夜店派发传单维持生计。当她意识到眼下的生活并不会因为她每天的新奇想法而改变时,她在J·保罗·盖蒂博物馆(J. Paul Getty Museum)欣赏到威廉·埃格尔斯顿(William Eggleston)的摄影作品。

这位被称为彩色摄影之父的摄影师改变了她对摄影和创意产业的想法。“我从来没有意识到摄影可以成为艺术,”在一次采访中,普拉格丝毫没有掩饰她当时的震惊,“那就像魔法一样”。于是她抛下过去的工作,转而成为职业摄影师。

Untitled,1971 by William Eggleston,

为了塑造自己的风格,普拉格翻遍了大师们的摄影作品。戴安·阿勃丝(Diane Arbus),亨利·卡提耶·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马丁·帕尔(Martin Parr),还有布鲁斯·吉尔登(Bruce Gilden)等摄影师的作品,都是她喜爱观察的对象。21世纪社会的嘈杂背景加上监视偏执狂一般的视角,按普拉格自己的话来说,她只是将所看到的摄影师们的工作一并吸收,全部融合起来罢了。



美丽而尴尬的瞬间


“我的作品都关于用现实对抗现实的一种准确性,不管题材有多么黑暗,或者多么糟糕,这是能够让我从中感受并且产生交流的方法。”普拉格的摄影作品中的情境大多来源于我们所经历的日常生活。以电影感的视觉风格著名的她通过场景搭建和精心的安排,创造出与现实十分相似,却又散发着诡异陌生感的情景。

上图:Week-End Rachel and Friends, 2009

中图:The Long Weekend Irene, 2010

下图:Week-End Anne, 2009

普拉格非常喜爱她的家乡洛杉矶,以至于不论是棚内还是室外,她几乎都以洛杉矶为设想背景进行拍摄:湛蓝无云的天空,金黄的海滩,一切都是趋于完美的样子。而正是在这趋于完美的表象背后,她想要埋下令人不安的种子。她将洛杉矶视为一个无限美丽,却同时奇怪到令人不适的地方,打破了安逸的现实环境,将观者拉往孤独沮丧栖息的一侧。


“人们到这里(洛杉矶)

来追寻自己的身份,

他们可以把它塑造成任何模样。”


The Big Valley Helen, 2008

在她2007年的摄影系列《Polyester》,2008年的《The Big Valley》以及2010年的《Week-End》系列中,她似乎非常专注于利用一位复古穿着的美国女性为主角,来刻画一系列希区柯克式的悲剧瞬间。夸张的体态和表情显示出主角们对这些措不及防的状况近乎真实的反应。

The Long Weekend Marilyn, 2010

然而和希区柯克的作品中被悲剧色彩环绕的女性角色不同的是,普拉格的作品浸染在高明度高饱和的锐利颜色中,相比带来不安的表情元素,鲜艳的颜色让整个作品像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广告一样,如此明快的色调让人难以想象画面中的事态会有多么的严重,或者角色会如何命运多舛。

上图:The Big Valley Annie, 2008

下图:Week-End Maggie, 2009

普拉格巧妙地绑架了我们的思维,在一眼便可辨识的视觉元素中让观者在自我暗示和角色情感里自相矛盾,像极了我们面对解决不了的麻烦而自我安慰的样子:或许事情并没有那么糟糕。然而,普拉格本人却会跳出来刺痛我们麻痹了的神经,告诉我们真相:事情可能就是不会如愿,“这些都不应该是开心的照片。”

左图:Week-End Sheryl, 2009

右图:The Long Weekend Beverly, 2010


在普拉格2012年的作品系列《Compulsion》中,她更是试图为作品注入灾害的主题,考验对焦虑与观察的共感。星夜里缓缓沉入水面的房屋,一名女性攀扶在半空中的红色汽车下,漂浮在水面却穿戴整齐的遇难人群,和横于道路正中的巨大岩石。每一幅画面都讲述着一出灾难即将发生前的场景,紧张带动着极度的不安。

有趣的是,普拉格在每一张作品旁都放置了一只眼睛,注视着灾难现场。这些眼神或是恐惧,或是担忧,也有漠不关心的冷淡,为作品铺上一层来自现实的观察:不论观者的心理为何,总有来自第三者的评判。在这些亦真亦假的灾难面前,人们丑态百出的反应开始无限接近于真实的边界和个体的自我。

《Compulsion》系列,2012

幻想不似幻想,现实不及现实。正是通过这样一个被夹在现实之中的痛苦幻境,亚历克斯·普拉格得以将讽刺而平凡的日常定格在相纸上,几乎可以当成一种供人们自嘲的方式了。

The Big Valley Eve, 2008



无名脸庞的梦境 


当人们向亚历克斯·普拉格问起她作品里的剧情的时候,她意识到了前进一步的可能——制作短片。


“我以导演的身份来对待摄影。”


亚历克斯·普拉格在拍摄现场

“我以导演的身份来对待摄影。”普拉格这么说过。她在摄影创作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自己一直以如何通过调度来呈现场景的模式思考。通过涉足短片领域,她更加得心应手地展现个体与群体的冲突。于是,顺其自然地,她在2010年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部短片《Despair》(生之绝望)。

灵感来源于1948年的电影《红菱艳》,穿着红色高跟鞋的女子无法平衡心中对于爱的所求和对舞蹈的狂热,最终从高楼一跃而下,一如红舞鞋的童话里因为热爱而舞蹈至死的舞女。在普拉格的调度下,人群慢慢在彷徨的女子身边聚集,与她错肩而行却没有人注意到她逐渐绝望的神情。普拉格透过其间宣扬了一种漠视与冷淡,只有最后戏剧化的坠楼情节,才为女主带来了最热烈的解脱。

《Despair》, 2010

2011年,普拉格迎来了《Touch of Evil》(恶之触碰)系列,她通过13部精致的短片收集了13种荧幕邪恶形象。或许是邪恶角色们在短片中细微多变的表情所携带的情感变化与普拉格的共鸣,凭此系列获得艾美奖的普拉格也找到了短片的创作意识。

《Touch of Evil 》其四,2011

分别由包括乔治·克努尼,布拉德·皮特,

努尼·玛拉,加里·奥德曼等

一众著名影星担演


而普拉格2012年的短片作品《La Petite Mort》(小小的死亡)尝试重现了一位女性在为情自杀后临死前所经历的意识漂流,和她最终迎来死亡的双重现实。她意图以角色在死亡边缘游离,在众人的注视中与情人相遇的幻觉,描述人类在高潮中关闭一切感官,超乎死亡与生命的诗意体验。

与《Despair》相似,女主在冷漠群体的注视中

凄美地迎来了自我的解放

普拉格在2013年尝试了调度超过150名演员,拍摄完成了短片《Face in the Crowd》(人群中的脸)。这次她将目光彻底放在现代社会个体飘渺的孤独与无力。普拉格通过鲜艳而多样的着装让参演的角色看起来与现实的人群更加具有区分性,也更戏剧化,迷失人群的女主落入了迷茫的洪流,成为惘惑之中的一丝亮光。

由左至右:Face In The Crowd Filmstrip #4,#2, 2013


“人群其实有两面:独身一人站立在无名脸庞汇集而成的人海,和每个个体的故事。”这一次,她从所有的角色中随机选出不同着装的演员,让他们坐在由黑幕隔离的采访间内,向他们询问真实的问题,而演员们也向她敞开心扉,谈论自己的人生和境遇。借由这个方法,普拉格带领着观者在现实与虚构的叙事间穿进穿出,个体的故事和他们的存在感,融入了这人海群像。

影片中穿插的对演员的采访

同名系列的摄影也在一日间同时拍摄完成,似乎通过这一过程,这一套摄影本身让相互孤立的个体在一个虚拟的背景下走到了一起,塑造了一次在群体之中找寻自我存在的过程,同时讽刺地,却又宣扬了个体在人潮涌涌中是多么意外的渺小。那些或是饱满或是唏嘘的人生,都成为了空虚的布景。

由上至下:Face In The Crowd,Crowd #4,#5,#7 ,2013

而在2016年的《La Grande Sortie》(伟大的出口)中,普拉格继续以舞台为原型,映射着现代媒体监视文化中群体与个体的冲突。短片开头非常意外地淡化了她作品中的虚构质感和强色彩元素,在一片趋向于真实记录片风格的开头后,随着芭蕾舞演员的登台,放松了的观众这才逐渐步入了普拉格搭建好的诡异气氛中。在逐渐浮现的希区柯克式惊悚打光中,我们得以从演员和观众的双向视角,观察台上台下双方的反应。

《La Grande Sortie》,2016

舞台灯光照耀下的观众席,木然的脸庞带给人异样的不安感。演出中与无数观众眼神交汇的女主也无可自拔地坠入了幻觉中,她的舞伴被潜意识神奇地替换成与她对视的观众,紧张与恐惧在群体的注视中渗入骨髓,没有出口可寻。于是她就像是一个被陌生的注视围裹的现代人一样,深陷塌缩变小的追光灯,然后湮灭。

女主与观众席中的自己对视后消失了

不论是面对自己还是面对人群,我们似乎总在寻找一种回到社会的方式。归根结底,整个世界其实一直都在自顾自运转,掉入人群的我们只是失去了焦点,再也无法聚焦在自己身上罢了。而亚历克斯·普拉格所做的,也无非是将现代人的彷徨与孤寂像一面镜子照射回我们的身上。当我们望进这虚构的现实时,是否也像极了一幅失落人怜悯失落人的诙谐漫画呢?

Star Shoes, 2017

一点都不难的Bonus 游戏:

找找Alex Prager在哪里?



撰文、编辑 / Timothy


NOWNESS


继续观影



 NOWNESS  

捕捉日常生活中的新奇与不凡 


 CONTACT US 

合作/投稿请联系

wangsili@modernmedia.com.cn

本文由 NOWNESS 独家发布,未经许可请勿复制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影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